1. 首页 > 精选资讯 > 文章页面

我当算命先生那几年mp3(伟人的故事,不少于1000字)(我当算命先生的那几年在线收听)

okx

币安 Binance,注册即可获得100 USDT的交易费用返还

全球交易量最高的加密资产交易平台,买比特币就上币安!

APP下载   官网注册
民间故事 算命先生

本文目录

伟人的故事,不少于1000字《幸福的种子》读书笔记初一数学小故事

枣园是毛主席在延安的住所,张思德在这里全心全意站岗放哨。每次毛主席外出开会,他总是提前把枪擦得亮亮的,提着水壶早早等在车边。“福特”牌轿车车身宽大,可以乘坐10个人,车后还有一个专供警卫人员站立的踏板。为了安全,每次外出,张思德都站在踏板上。有一次,毛主席拍着张思德的肩膀说:“小张,以后别站这儿,就坐车里,外面有危险的!”

算命先生 曾伟源 高音质在线试听 算命先生歌词 歌曲下载 酷狗音乐

2、乘坐美式吉普进入北平

1949年3月,中共中央由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向北平(今北京)迁移时,毛主席坐的是从国民党军队手中缴获的美式军用吉普车。毛主席坐着吉普车进入北平,并且乘坐它在西苑机场检阅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受阅部队。

这种吉普车用今天的眼光看,会觉得非常简陋,几乎没有什么和行驶无关的零件和装饰:见棱见角的车身,所有的外观线条尽量取直,车辆的离地间隙大,车辆的高度又很低,驾驶者端坐在座椅上,高高在上地驾驶车辆,用美国大兵的话说“就像坐在家门口最高一级木台阶上一样”。该车连门都没有,只是在通常该装门的地方开了一个缺口。方向盘看上去极简陋,四根辐条就是铁圆条,仪表也只有最必要的。刮雨器是手动的,有一个手摇的曲柄,边开车边用一只手摇动曲柄刮水。前桥前突,从侧面看,前轮在车辆的最前端,车身也很短,后排的乘员显得比较局促,乘坐舒适性很差。可折叠的车篷只能象征性地遮风蔽雨……可是,这种简陋的汽车当时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已经是一件很“奢侈”的用品了。

图为前苏联斯大林汽车制造厂于40年代生产的专供中央领导人乘座的高级防弹轿吉斯110,此车是1950年斯大林送给毛主席的三部吉斯110中的一部,目前此车才行驶了4万公里

3、斯大林馈赠防弹“吉斯”

毛主席拥有专车还是在建国后,这辆车目前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一层中央大厅陈列着。在毛主席进入北平后,他乘坐美式吉普车检阅部队的照片被斯大林看到,他马上批示有关部门,将当时苏联制造的最先进的“吉斯-0”、“吉斯-5”等一批高级轿车赠送给中国领导人。所以,建国后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几位主要领导人:毛泽东主席、朱德委员长、周恩来总理乘坐的都是苏联产的“吉斯”防弹保险轿车。这种车有8个缸,耗油量相当大。

毛泽东的专车是一辆黑色防弹“吉斯”,这辆车1950年毛泽东访问苏联期间坐过,回国后,斯大林把它送给了毛泽东。1971年9月,毛泽东南巡时,洞悉不测,返抵北京丰台后,正是这辆“吉斯”载着他一路平安地回到万寿路住所。这辆车是跟随毛主席时间最长的专车,可是,有谁会相信,毛主席乘坐的这辆高级轿车内竟然没有空调设备!

毛主席身高体胖,尤其爱出汗。一到夏天,车里如蒸笼一样,为保证安全,车窗不能随意打开,为降低车内温度,只好在车子前排与后座的间隙,放上一个盛冰块的盆子,以此调节车内温度。毛主席从没有对这种土办法感到不满,或提出什么要求。车内的冰盆就这样伴随他度过了十几个炎炎夏日,直到1966年,首批中国自产的20辆“大红旗”轿车才替换了中央领导人乘坐的苏联车。

故事:韶山出了个毛泽东

一代伟人毛泽东于1893年12月26日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的上屋场。

韶山冲是个美丽的地方,群山怀抱,绿树翠竹;在一片松竹掩映的斜坡上,建有一座凹形的房屋,这种房屋当地称作"一担柴"式民居。房屋的墙都是用土砖砌的,一多半盖着青瓦,另一小半盖着稻草。毛泽东就出生在那青瓦屋里。这里叫上屋场。毛泽东的家门口有两个池塘,是夏天游泳的好地方。

毛泽东的父亲叫毛顺生。毛顺生只读过两年书,17岁就当家理事,但继承的却是一大笔欠债,不得已去当了几年兵,回来以后在家务农。他聪明能干,善于经商,还作粮食和猪牛生意,很快就还清了债,赎回了15亩稻田,日子越过越好。

毛泽东的母亲叫文七妹,娘家离韶山冲只10几里地,与韶山冲只隔着一座云盘山,在湘乡县的四都唐家坨。文七妹中等身材,长得清秀,圆脸庞,宽前额,聪慧又善良,勤劳又俭朴,乐于助人,每逢灾荒之年,常接济穷人,深得乡亲们的赞誉。

毛泽东出生以后,父母非常高兴,满月的时候做"三朝酒",专门请一位有学问的老先生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毛泽东",字润之。毛泽东满月以后,母亲文七妹把他带到了外婆家。外婆非常疼爱这个外孙。就请算命先生给外孙测了八字,说要平安长大成人,必须拜一个长寿的干娘。谁长寿呢?外婆认为后山那块两丈多高的石头最长寿。于是,选了个黄道吉日置办了香烛酒醴,把毛泽东抱到那块大石头前面,让他作了个揖,拜这块大石头为"干娘",还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石三",按当地的习惯就叫他"石三伢子"。外婆舍不得外孙,毛泽东就留在外婆家,一直到4岁。

毛泽东从小就聪明,人们都夸他长大了一定有出息,是个天才。

那是石三伢子4岁的时候。过年了,外婆给他穿了一身新衣服,头上戴着一顶红风帽,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有一个白胡子老头,喜欢跟孩子们逗着玩。他故意板着脸,翘起白胡子,吓唬小孩子们,说:"不许你们在这儿玩,我要割掉你们的耳朵?quot;

小朋友们一听,都吓得跑掉了,只有石三伢子站在那儿不动。白胡子老头就问他:"你为什么不跑呢?你不怕我割耳朵?"石三伢子一点都不害怕他,反而问道:"老阿公!你为什么要割我的耳朵呢?"

白胡子老头觉得这个孩子挺有意思,一本正经地说:"我要割下你的耳朵做下酒菜!"

石三伢子一点也不害怕,也一本正经地说:"一个人做事要讲道理。老阿公,你讲不讲道理?你如果有道理,我的耳朵就给你吃;你要是没道理,我就扯掉你的胡子。"

石三伢子边说边笑咪咪地望着白胡子老头,还把红风帽子的扣解开,把耳朵露在外面。

白胡子老头大吃一惊,心想:一个4岁的孩子就有这样的胆量和聪明,真是少见。

毛泽东在外婆家住的时候,他的八舅开了一个家馆教孩子们读书。4岁的石三伢子跟着去当"旁听生"。几个弟兄背书的时候,因为他们平时贪玩,一个个都憋得满头大汗,脸涨得通红,谁也背不下来。这时候,小小的石三伢子站起来,说:"八舅,让我背吧!"八舅惊奇地说:"你能背吗?""我能背下来,不信,你听!"石三伢子从容地"赵钱孙李,周武郑王…"一气背了下来,一个字不错。外婆听说这件事以后,高兴地说:"石三伢子真是聪明,怕是天上的文曲星下了凡!"

石三伢子6岁就开始跟着大人干活。他常和几个小伙伴去放牛。小孩子贪玩,玩高兴了,就忘牛,不是让牛吃了人家的禾苗,就是牛吃不饱。怎么才能又让牛吃得饱,又玩得好呢?石三伢子想了一个好办法:把小伙伴们组织起来,一伙人放牛,一伙人采野果子,割青草。然后,把牛拴起来,让它们吃割来的青草,小伙伴们就可以做游戏,讲故事。

一次"胜利的罢工"

石三伢子在10岁的时候,为了反抗父亲和老师,曾经离家逃学。32年以后,1936年的秋天,毛泽东在陕北一个窑洞里接见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时,曾经有趣地把那次离家逃学称作"胜利罢工"。

这是怎么回事呢?

石三伢子家门口有两口池塘,有一位叫邹春培的老先生在池塘的南岸开了一个私塾,私塾建的像一个祠堂,青砖灰瓦,四个屋角上都有一个高高的风火垛子,蛮气派。私塾办在了厢房的楼上,只有七、八张桌子。

这一年是1900年,石三伢子满17岁。毛顺生把儿子从唐家坨接回家,准备送石三伢子去私塾念书。

石三伢子到了私塾见过邹先生,就对着孔夫子的牌位磕了3个头,就算拜了师。

邹春培老先生对孩子有名的严厉,经常打手板、打屁股、揪耳朵、罚站、罚跪。那时候的老师都信奉"不打不骂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好人"。可是,石三伢子因为聪明好学,从来没有挨过板子。

邹老先生挺喜欢石三伢子,可是,不喜欢他的倔劲。你看别的孩子,总是大声的朗读,声音一个比一个高。可是,石三伢子念书,总是不出声,邹老先生以为他不好好学。可是,让他背书的时候,他能一字不差地背下来。

一天上课的时候,邹先生让石三伢子背书,按规矩,背书要站起来。可石三伢子说什么也不站起来,就要坐着背。他说:"先生坐着,我也坐着!"邹老先生拿他没办法。

1904年夏天,石三伢子10岁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

这一天,邹老先生要去吃生日酒,让学生们自己念书。

七八个学生坐在屋里,念着念着不耐烦了。正是三伏天,热得不行,坐在木楼上就像在蒸笼里。有人提议到树林里捉斑鸠,还有人提议到稻田里捉泥鳅,而石三伢子提议到池塘里去洗澡,又凉快,又可以学游泳。大家听了都赞成。几个孩子脱光衣服跳进了池塘。有会水的,不一会儿就游到了池塘中间,不会水的,就在池塘边洗澡。天气很热,孩子们在水里越玩越高兴。

就在几个孩子在池塘里玩得高兴的时候,邹老先生吃酒回来了。他看到学生们在池塘里玩水,非常生气。

几个学生被叫到了屋里在孔夫子像前罚跪,混身水淋淋的吓得战战兢兢。石三伢子偏偏不跪,说:"洗澡是我带的头,要打就打我吧!"

邹老先生气得火冒三丈,举起二指宽的竹篾片就要打,石三伢子一转身跑下了楼。邹老生气得混身发抖,追下了楼,学生们也跟着跑下了楼。

邹老先生一口气跑到了毛家。毛顺生正在和雇工们一起舂米,见邹老生气呼呼地跑来,不知怎么回事。邹老先生喘着气,大声地对毛顺生嚷道:"你们家石三伢子不得了啦,我教不了了!"毛顺生历来家教很严,一听儿子在私塾不好好学,带头闹事,气得大声说道:"这还了得!"他抓起一根楠竹丫子,和邹老先生一块跑到私塾,不管三七二十一,举起楠竹丫子向石三伢子抽去。石三伢子一躲,回头就跑,毛顺生哪里追得上他,急得直跺脚,骂道:"畜生!你往哪跑!看我不打死你这没王法的东西!"

石三伢子知道,父亲的脾气比邹老先生还暴躁,他不敢回家。这时候,回到家里,肯定要挨一顿打,连母亲也劝不住。

石三伢子拼命地跑,决定不回家了。

石三伢子跑了出来,可是,到哪儿去呢?

他想去外婆家,一想不行,父亲肯定会找到他。

他漫无目的地走着。他想如今皇帝废除科举,省城长沙、湘潭都有洋学堂,洋学堂里不读四书五经,不打板子,何不去看看。想着想着,就决定去湘潭,看一看洋学堂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石三伢子不停地走着,当空日头照着热得直流汗,也没有戴草帽,也没穿草鞋,光着脚板在发烫的碎石路上奔跑。两只脚烫得又疼又痒,一瘸一拐的,真不好受。

石三伢子不声不响地走着,也不敢问路,怕人家知道他是逃学出来的。他走了三天,也不知道到了什么地方,只看见崇山峻岭,青翠的松树和竹林,稀稀落落的房屋。和上屋场的一样,哪里是湘潭呢?

三天了,幸好一些好心的阿婆和大婶们给他饭吃,留他过夜。可是,什么时候能到湘潭呢?

这一天,石三伢子又奔跑了一天,眼看天就要黑了。太阳落山了,晚霞散尽,天空出现了几颗星星,很快天边也挂上了一轮峨嵋月,远处,一只猫头鹰咕咕地叫着,他有点着急了。上哪儿去过夜呢?

正在石三伢子着急的时候,他在拐弯的地方隐隐约约看到一个人影。他壮了壮胆子走上前去,一看是位老爷爷,推着一辆装满木柴的木轮车,车轮子陷在一个坑里。老爷爷怎么用力车子也上不来,累得直喘粗气。

石三伢子跑过去,说:"老爷爷,我帮你推车吧!"老爷爷一看,是个孩子,说:"看你像个念书的,你有力气推车吗?""老爷爷,你喊号子吧,试试看!"

石三伢子双手抓住木轮车前面的横梁,用劲拉着车。老爷爷喊起韶山冲的号子,终于把车拉了出来。

老爷爷十分感谢石三伢子,笑咪咪地向他,为什么天这么晚了还赶路。石三伢子一五一十说了原由。老爷爷听了哈哈大笑,告诉他,你走了三天三夜也没走出韶山冲。这儿离你们家只有8里路,老爷爷说着一指:"你看,那不是韶峰吗?"

石三伢子借着月光一看,前面果然是一道藏青色的波浪形山谷,那最高的山峰像一把钝刀直指天空。那不就是韶峰吗?

石三伢子帮助老爷爷把木柴推回了家,在老爷爷家里美美睡了一宿。

天亮了,太阳升起。老爷爷慈祥地说:"你快回家吧,你们家里到处在找你。"石三伢子说:"我不能回去,回到家里父亲会打我的!"老爷爷说:"不会的,你父亲已经托人带了话,只要你回家就不再打你,邹老先生也说,只要你发奋读书,以前的事就不再提了。"

老爷爷还耐心地劝石三伢子:"快回家吧!你才10岁年纪,翅膀还没长硬,是飞不出韶山的!"

石三伢子回到了家里,父亲真的没再打他。父亲和邹老先生对他的态度都温和了许多。

这就是毛泽东10岁的时候逃学的故事,他自己后来称为"一次胜利的罢工"。

不爱经书爱"杂书"

石三伢子跟邹春培老先生读了两年半私塾,为以后学习古文打了基础,毛泽东还是非常感激邹老先生的。湖南解放后,毛泽东曾打听邹老先生的下落,可惜邹老先生已经离开人世。1952年,毛泽东曾接邹老先生的儿子邹普勋在中南海住了一个多月。毛泽东与邹普勋还记起一块洗澡的故事,两人不禁哈哈大笑。

1904年秋天,毛泽东转到关公桥私塾学了半年,老师是周少希。1906年秋天,毛泽东又到井湾里私塾,老师叫毛宇居,又叫毛泽启。

毛宇居是毛泽东的族兄;毛宇居比毛泽东大12岁,写的一笔好字,做得一手好文章。

这时毛泽东是13岁的翩翩少年,先后读了4年私塾;对"四书"、"五经"已经不爱读了。

毛泽东从同窗好友那里借来一本《水浒全传》,梁山泊好汉们造反的故事一下子吸引了他。上课的时候怕老师发现,毛泽东便把《水浒全传》上面放一本《论语》,当老师走过来的时候,就装作认真读经书的样子,老师走开以后,他打开小说,用这种办法,他找来好几本小说看,许多同学也都仿效,班里出现了读小说风。

时间长了,周宇居终于发现学生上课都在看小说,很是头疼,禁止吧,也不好办,把小说都没收,狠狠处罚这些学生,罚跪、罚站、打屁股。都是十三四岁的少年,这样做也不妥。他知道石三伢子逃学的事,如今再打他一顿,他还不闹个天翻地覆?于是,毛宇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作没看见。只是每天给石三伢子多点两页书,他自然没时间再多读小说。

开始背书。毛宇居首先喊道:"毛泽东:背书!"

石三伢子知道老师会来这一手,早有准备,站起来,挺起胸膛,滔滔不绝地一会把书背了下来。屋子里静悄悄,毛宇居也出乎意料,听得出了神。心想:到底聪明过人,过目不忘,将来要成大器。

毛泽东虽不爱读经书,却对老师毛宇居非常敬重。全国解放后,他还与毛宇居多有来往。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家乡,用自己的稿费置办了七桌酒席宴请家乡父老,毛宇居也在被请之列。毛泽东亲自向毛宇居敬酒,毛宇居慌忙站起,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爽朗一笑,大声说道:"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毛泽东后来从毛宇居那里回到了家,父亲毛顺生就让他在家里作田。毛顺生非常能干,已有22亩田,还兼作生意,人手不够,毛泽东回来不正好吗?

毛泽东从小没少干农活,可是,总忘不了读书。一天劳动下来,本已很累,但每天晚上,毛泽东总是点上桐油灯看起了小说。一本《西游记》一打开,总放不下,满脑子里都是一群猴子跳来跳去。

毛顺生发现毛泽东的屋里半夜还有灯光,就“早点睡吧!一盏桐油要好几铜板呢!”毛泽东舍不得放下小说,就用被单把窗户档上,不让灯光漏出去。

毛泽东白天干农活,晚上看书,半耕半读,两年中读了十几本小说。他自己没钱买书,就跟亲戚朋友借着看。他非常喜欢那些爱国的有本事的人物,像李逵、鲁智深、武松、岳飞,诸葛亮、孙悟空……,特别痛恨那些奸臣,像秦桧,蔡京、高俅等人。他还发现一个问题,那些小说中,主要的角色都是王公、贵族、官吏、公子哥,为什么没有受苦的人,没有农夫工匠呢?他希望,有一天农夫工匠成为小说里的主人公,把农夫工臣们写成英雄豪杰。

【桐心合力】20170301《幸福的种子》读书笔记DAY1:

读书内容:第一章图画书与幼儿的世界前两节进入图画书之前和丰富的语言体验。

进入图画书之前,母亲应该先对孩子说话,对孩子唱歌,让孩子深刻感受到母亲在她身边,母亲才是婴儿生存的最大力量和依靠。所以,母亲应该用温暖轻柔的爱抚和充满感情的话语来养育婴儿,而图画书则负责把词汇的种子一粒一粒插入母亲犁好的心灵土壤中。

图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的,只是用来感受快乐的。只有孩子真正的感受到快乐愉悦,这些内容才能深深地根植到孩子的大脑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或者长大成人后,自然就理解了其中的意义。

图画书是用来让孩子感受快乐的,大人应该顺着孩子的思路,抑制住说教的冲动,让孩子自己发现乐趣。这种温暖的人际关系和心灵的沟通,使得图画书上的词汇和插画,伴随着喜悦,生动的烙印在孩子的心头。

反思:最初跟孩子一起读图画书的时候,就是觉得孩子应该读,而且孩子也想读,自己好像隐隐觉得不应该把图画书当做说教的工具,但是有时看到有些孩子通过图画书的说教真的改变了,就忍不住也想要加入说教的成分进去。关于图画书是要让孩子感受快乐的,想起本书开头松居直先生写的爱的语言里提到的自己给孩子们讲故事的时候,讲着讲着自己比孩子还陶醉,想必这样,孩子们更能从中体会更多的感情和愉悦吧,给孩子读绘本也是一样的,自己深深地爱着,投入了自己的情感进去的图画书,应该也会是孩子很爱并且印象深刻的。

刚好马上要有二宝了,一定要让二宝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在喂奶、洗澡、换尿布、逗弄、哄睡等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温柔的跟孩子讲话,轻柔的给予孩子爱抚,通过肌肤的接触和语言的交流让小宝贝充分感受感受到亲情,使孩子的心灵一点点充实起来,成为内心丰盈的人。

【桐心合力】20170302《幸福的种子》读书笔记DAY2:

读书内容第一章图画书与幼儿的世界第三节传递亲情的桥梁和第四节幼儿期的图画书体验。

婴儿时代:在婴儿的成长发育过程中,重要的不是“给他图画书”,而是让他听到丰富的词汇,让他充分的活动身体。孩子通过肌肤的接触和语言的交流感受到亲情,幼儿充分体验到这种感情,心灵会一点儿一点儿地充实起来,成为一个内心丰盈的人。

图画书中隐藏着无数的语言,语言能启发新的语言,印象能发展新的印象,孩子的大脑反应能够像波涛般无休止地扩展,而且与最亲近的人一起阅读,这种反应比他一个人阅读更强烈。图画书的内容可以不断激发对话,在对话中进行心灵沟通,正是让幼儿接触图画书的重要目的。图画书是大人和幼儿进行心灵沟通的场所。

思考:聊读在图画书的讲读过程中非常重要,可以借由图画书聊出无数话题,像朋友一样与孩子聊图画书,而不是问孩子问题。“聊”往往是处于对未知的好奇探寻,可以有无数种可能性,而“问”大多则是预设了答案的验证,问完了也就完了。父母和孩子之间正是通过各种聊,达到心灵的沟通。图画书能孕育出充实的内心世界,但是如果没有心灵的相通,图画书不过是普通的东西。

幼儿时期的图画书体验:一个讲图画书的人如果能与好的图画书产生共鸣,充分理解书的内容,并自得其乐,必定能将更丰富的内容传达给孩子,这将是儿女的福气。这种基于真实的共鸣共情读出来的绘本,能让绘本发挥出“文*图”的价值。

【桐心合力】20170303《幸福的种子》读书笔记DAY3:

读书内容:第二章插画与想象力第一节图画书的插画与艺术第二节什么是好的图画书第三节表现真实事物的图画书。

1.图画书的插画与艺术:习惯是很可怕的,我们看馆了不正常的色调之后,反而会无法接受真正完美的色彩.大人应该重视图画书中的插画作品,只有让孩子多欣赏到好的作品,让孩子接触到最美好的事物,才能培养孩子敏锐的眼光。绘者非常重要。

2.什么是好的图画书:真实的东西、值得信赖的东西、让人立刻产生反应的东西、愈看愈能产生共鸣的东西、百看不厌的东西、有品味的东西、能开阔视野的东西等。孩子不断接触好的作品,自然能培养出鉴赏图画书的眼光,如果再加上对艺术与文学的敏锐感受,那就更理想了。图画火速是经过图文整合的作品,必须将它视作一个整体来评估,画页如音符,编排如谱曲,好绘本能产生交响乐之丰富体验。

3.表现真实事物的图画书:①表达事物的真实面貌:这类图画书应该与实际真实的事物一直,避免色彩过分夸张,外形欠缺棱角、表现得太过甜腻柔和的图画书。②认知类的图书的功能,主要是让实物与图画在孩子心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体验,并且学会如何用语言表达这些事物。也就是说这些图画书最好是真实的。③关于动物的图画书动物是活生生的有机体,应该能让孩子树立尊重生命,爱护动物的观念。动物画应该让人感觉到动物的生命力,也应该设计的让人想要接近动物。作者推荐小森厚撰文、薮内正幸绘图的《动物的妈妈》.

4.作者给出的关于婴儿七个月之前必须得到的三项教育:①了解有人在爱他②学会看/听并将附近的物体移到自己身边和翻身等简单动作③保护好奇心并鼓励孩子发挥。足够的安全感+匹配能力=探索精神。

【桐心合力】20170304《幸福的种子》读书笔记DAY4:

读书内容:第二张插画与想象力后面五节

一、阅读图画书中的插画:大人看图画书是通过文字来理解故事,根本没注意图画,而孩子确实几乎只看图。前两天我跟桐一起看《糟糕,身上长条纹了》的时候,桐就发现小女孩的发卡开篇的时候是粉色的,但是最后变成彩虹色的了。我真的一点都没有注意到。孩子具有优异的图画理解能力。图画书的画中有话,以后读图画书的时候要注意多观察图画书的图画、细节,刺激自己的一颗童心。

二、图画书的乐趣:作者强调,大人最好是为了自己看图画书而不是为了孩子,只有自己亲身体验了图画书的乐趣,才能更清楚的知道图画书能带给孩子怎样的快乐,但是如果母亲热心过度而才去强迫的方式,可能会引起孩子的反抗。反思自己有时候可能会有些心急,想让孩子接受

三、爸爸的图画书:在孩子刚刚出生的时候很多父亲似乎都被遗忘了,而且父亲自己似乎跟婴儿也没有那么强烈的联系,作者建议孩子的姓名一定要由爸爸来定,使父亲体认自己接下来要扮演的角色及责任。我家大宝的大名是姥爷找算命先生起的,在我家里姥爷也是很强势的,不过我自己当时也没有意识到父亲角色的代入问题,还好,孩子的小名是爸爸定的,二宝的时候一定记得让爸爸来定。现在的宝宝大概十个月就对图画书感兴趣了,书中介绍的这位爸爸的方法真的不错,关于交通工具的自制图画书,用那些汽车广告来自制,那些汽车广告都是做工精良精彩富有速度感的图片,真的是特别棒的表现真实实物的图画书。二宝的时候也可以这么做,或者用超市海报也是很不错的。关于父亲的绘本,《月下看猫头鹰》《最美星期五》《你睡不着吗》《世界上最好的爸爸》。都已入手还没有给桐看,是不是由爸爸来讲更合适呢

四、想象力的幼苗:孩子生活的真实的世界是人类想象力的根源。想象力源于知识,只有孩子理解了事物的因果联系,孩子的想象力也能成为可能。凭空的想象不能称为想象力。

五、想象力与图画书:作者提出识字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识字是为了阅读,阅读又能帮助孩子理解文字的意义,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要想孩子专心的听故事,就必须具备独特的能力,将看不到的故事想象成画面,这就是想象力。而当孩子的想象力还不足够发达的时候,图画书可以弥补其不足,使孩子的想象力更丰富。所以图画书的品质很重要,因为插画的品质会左右孩子的想象力的品质。图画书是培养孩子想象力的启蒙工具。

【桐心合力】20170307《幸福的种子》读书笔记DAY5:

读书内容第三章怎么教孩子看图画书前三节。

一、带孩子进入书的世界:1.教孩子爱书的最好的方法是父母亲自来教导,亲自指导首先是要不假他人之手,其次是满怀热心,最后是语言。人必须要经由人养育才能成为真正的人。2.图画书并不是让孩子自己看的书,而是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能深入理解图画书的人,如果能够满怀爱心地念书给孩子听,必定能将文字转化成生动、温暖的话语并让这些话语传入孩子的耳中和心中。换句话说就是读的人把自身的内涵与图画书结为一体,将书中的真谛和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孩子。这种言语的体验和心灵的沟通时幼儿自己看书时所无法体验的。3.读书是一种享受,是个人的自由,所以大人最好不要一直催促孩子读书,阅读是一种乐趣不是为了父母的面子,孩子身边的书应该是有趣的而不是有用的。

二、念图画书给孩子听:这是父母和孩子说话的最佳方式之一。如果父母把识字、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文字能力、培养高尚情操、扩大孩子知识面等作为孩子读书的目的的话,往往很难轻松的给孩子讲故事,从而使图画书失去最重要的功能——带给孩子快乐。

三、不要剥夺孩子的阅读乐趣:图画书不是教科书,更不是问题大全,他应该是孩子的快乐泉源。如果每读完一本书都要问孩子好多好多问题,那么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从而使孩子没办法陶醉在图画书中。如果是自然的互相讨论,当然最理想,但一定要做到不落痕迹。

回想自己育儿过程中,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大概一直到两岁多感觉自己都是很依赖老人带孩子,不过好在晚上睡觉的时候我都会陪孩子读书,现在看了书才发现自己真的不会读书,好在孩子现在依然喜欢听读书,更多的应该是孩子对书的兴趣,而不是妈妈读的好。而每本图画书我几乎都是打开一本新书就跟孩子一起读起来,自己没有先看,没有先被书感动,所以真心不知道孩子可以从书中吸取多少营养和价值,但是最起码的对增进我们的亲子关系还是有用的,一起读书也算是我们沟通的一种方式。

另外在念书给孩子听得时候,我确实带着很多的目的性,尤其是刚刚开始接触识字的时候,图画书几乎成了我的识字教材,结果使孩子失去了很多乐趣,我经常拿来让孩子识字的基本图画书,都成为孩子最排斥的图画书。自然的跟孩子聊读,确实是我很薄弱的一块,一聊就容易变成问题机。

【桐心合力】20170308《幸福的种子》读书笔记DAY6:

读书内容第三章怎么教孩子看图画书后四节。

一、选择图画书的方法:首先,“画得可爱”“颜色鲜艳美丽”不是图画书插画的必备要素。真正重要的是“插画能否充分表达故事”,就是“形”重于“色”。“色”会自动映入眼中,而“形”是必须自己去注意、认知和解释。色会捕捉眼睛,而形被眼睛捕捉。其次,图画书除了插画还有文字,要判断一个故事的好坏可以读一读图画书的文字,然后在心中描绘故事的情节,看看会不会出现清楚的影像。判断图画书的好坏不是靠眼睛看而是靠耳朵听的。最后,文图一致,好的图画书作者在叙述主题的时候,如果文图一致,孩子就能理解图画书的内容,并产生共鸣,相反,如果不一致,孩子很难心领神会。

二、残酷与幽默:文中举了《三只小猪》的例子,分别写了三个结局,一是小猪和大野狼成为朋友,二是大野狼受伤后落荒而逃,三是大野狼死了。第一种结局的写法表面上是基于教育上的考虑,实则是在愚弄孩子,简直是看不起孩子的智商。第二种结局一点儿也不好笑,反而让大野狼落魄的令人可怜。第三种结局也就是原著里的结局是大野狼被烫死了,而且还被小猪当成了“狼肉大餐”,小朋友们听了都会开怀大笑,并没有觉得悲哀或者厌恶。这样的结局是健康而幽默的,这正是故事的精髓及价值所在。不同的结局也是体现了不同作者的教育观。

三、关于天真可爱:图画书的插画必须天真可爱只是迷信,大人武断的认为孩子应该是天真可爱的,更可能会伤害孩子。在孩子心中,他们更希望自己能够快点长大,可以像大人一样,做爱做的事,身体高大强壮,善良且值得信赖。

 四、作者对迪士尼图画书的看法:作者对于这类图书的看法是直接剔除,这些迪士尼图画书更像是电影脚本的缩编版,故事情节大幅缩水,更有甚者抽掉了名著的精髓,擅自改编,使原著的精神完全变质,把原本可以激发孩子丰富想象力的艺术创作搞成了追逐市场的廉价商品。在看书之前,我也是对迪士尼的图画书有一些本能的抗拒,现在终于知道原因了。

【桐心合力】20170309《幸福的种子》读书笔记DAY7:

读书内容第四章陪孩子成长的图画书和第五章图画书与幼儿教育.

一、婴儿的图画书:

1.适合婴儿启蒙的图书,图画必须正确而写实,不要多余的背景和细部描绘,也就是“描写真实事物的图画书”。

2.婴儿长到七个月到十个月左右,以后,大人可以积极地拿图画书给孩子看,是他们对图画书表现出兴趣。

3.图画书可以让婴儿实际体验“游戏”,以此体验为基础读图画书给婴儿听,可以深化他们对语言和图像的体验。

4.关于婴儿的图画书,有趣的翻翻书和洞洞书比较适合。

文中提到的书籍:《米菲》《不见了,不见了》

二、两岁孩子的图画书:

1.如果精心为孩子选的图书孩子不感兴趣,千万不要沮丧,最好不要强求孩子接受或者想尽办法教孩子,可以过段时间再试试看。

2.能够巧妙结合幼儿日常生活经验的“生活类图画书”最适合,其次是介绍最基础的一些知识的“认知类图画书”,最后是,儿歌、诗歌类的图书,或者文章押韵、节奏明快、用词生动的图画书。

3.最佳图书主角是熊,尤其是小熊,其次是小兔子。

4.语言、插画和生活经验如果形成一个环,孩子下次看到图画书时,图画就会和实际的生活经验重叠,在孩子心中清楚成形,发挥作用。

5.不必拘泥于孩子的年龄,只要结合孩子实际的生活体验做适当的选择就好了。

6.孩子读完一本书,会发出深深的叹息,眼中闪着光,是最有意义的,这时候的幸福和满足将成为孩子成长的动力。

文中提到的绘本:《动物的妈妈》《我会穿衣服》《阿立会穿裤子了》《问一问熊先生》《小杰的朋友》《小杰的水桶》《小杰出门找朋友》《晚安的书》

《阿立会穿裤子了》这个绘本是一次偶然买的,买的时候桐已经三岁多了,也经常读,直到现在桐有时单腿站立或者穿裤子的时候都会想起来阿立,说阿立都不会,我都可以,很骄傲的样子。

三、三岁孩子的图画书:

1.孩子在书本中体会到感动和满足时,心灵的广度与深度也会跟着扩大。内心充实就是幸福,而幸福是孩子成长的泉源。

2.有趣的超乎寻常的书,在成人的文学中并不多见,但是在儿童读物中却相当多。为了体会这种乐趣,最好让孩子反复阅读同一本书。孩子热衷于反复读一本书的现象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父母应该抓住这段精读的黄金时期。

文中提到的绘本:《快乐的一天》

五、图画书与幼儿教育:

1.父母是教孩子说话的主角,而且养育孩子本来就是应该由父母而不是教育家负责,尤其是在9岁之前,孩子还没有学科概念时,应该是以家庭辅学为主。父母所说的话可以说是促进孩子心灵成长的源泉。

2.家庭是幼儿生活的基础,对幼儿的教育成功与否,取决于父母和幼儿在家中有没有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而让孩子顺利地适应团体生活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使孩子都掌握“共同的语言”。而在幼儿园读图画书给孩子听,可以给孩子们营造共同的语言,有了共同生活的基础,才能够开展团体育儿工作。

3.每一本书都呈现不同的世界,这正是图画书的意义所在,接触多样化的图画书,拥有丰富体验的团队,才能产生更卓越的创造力。让孩子共享哪些图画书,可以说是幼教人员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所以挑幼儿园的重点是学校的图书馆而不是厨房。

4.父母必须和幼儿园保持良好的沟通,清楚地知道孩子在幼儿园里的情况,才能使幼儿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说来惭愧,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以后,我几乎很少跟老师沟通,完全不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之前在一个私立幼儿园,孩子总是不开心,就想着反正要换幼儿园,也没有太在意。换了新幼儿园以后,孩子每天都还挺开心的,所以更是没有更多的关注孩子在学校的状态,偶尔去接一下孩子,也总是看到老师在忙,不好意思打扰,以后一定要加强跟幼儿园的沟通,看到这一段的时候,赶紧给老师发了条微信,不过老师在忙,还木有回。

5.孩子们一定要将幼儿园老师为他们念过的图画书带回家,“务必”——这一点非常重要——请父母在家里念给她们听,这样孩子与父母也有了共同的体验和语言,能够互相了解,而且孩子不管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都拥有一个语言互通的环境。家庭和幼儿园拥有共同的文化、语言和影响,对幼儿来说是不可取代的成长助力。在心理上也是能很大程度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sans-se!_�ޡ

放牛回家,苏步青走过村私塾门口,常被琅琅的书声所吸引。有一次,老师正大声念:“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他听后,就跟着念了几遍。此后,他竟记住了顺口溜,放牛时当山歌唱。

苏祖善常听儿子背《三字经》、《百家姓》,心存疑惑。有一次,正好看见儿子在私塾门口“偷听”,为父的心终于动了,夫妻一合计,决定勒紧裤带,把苏步青送进了私塾

苏步青

苏步青(1902-2003)

苏步青,1902年9月出生在浙江省平阳县。共产党员。1919年苏步青中学毕业后赴日本留学。1927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数学系,后入该校研究生院,1931年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1931年3月应著名数学家陈建功之约,载着日本东北帝国大学的理学博士荣誉回国,受聘于国立浙江大学,先后任数学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训导长和教务长。其间,与陈建功一起创立了“微分几何学派”。1952年10月,因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他来到复旦大学数学系任教授、系主任,后任复旦大学教务长、副校长和校长。他曾任多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以及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和民盟中央副主席等职。2003年3月17日16时45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年表:

1902年9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腾蛟镇带溪乡,说闽南语。

1915年,就读浙江第十中学(今温州中学)

1919年,中学毕业时获当时已调任的校长洪彦元资助独自往日本留学。

1920年至1924年,在日本东京高等工业专科学校电机系学习

1924年,考入仙台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

1927年3月,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入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

1928年,与松本米子结婚。

1931年,获得东北帝国大学理学博士学位。

1933年,陈建功推荐其任浙江大学数学系主任。

1935年,任《中国数学会学报》主编。

1948年,任南京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0年,任浙江大学教务长。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苏步青等一批数学系骨干力量调至复旦大学。

1953年,任复旦大学教务长。

1955年7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学部委员。

1956年,任复旦大学副校长。

1958年,创办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任所长。

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2年,下放上海江南造船厂。

1978年3月,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1978年4月,任复旦大学校长。

1983年3月,任复旦大学名誉校长。

1984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1988年,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登黄山

1992年,任第八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

2003年3月17日,病逝于上海。

附录

1.苏步青的故事

杨达寿 2006年11月14日 15:38浙江省科普作协

著名的数学大师苏步青,自1931年3月应著名数学家陈建功之约,载着日本东北帝国大学的理学博士荣誉回国,受聘于国立浙江大学,先后任数学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训导长和教务长。至1952年10月,因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他才有点不太情愿地到了上海复旦大学数学系任教授、系主任,后任教务长、副校长和校长。他曾任多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以及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和民盟中央副主席等职。

回望苏步青的百年人生路,也是崎岖泥泞,故事多多,今选几则以慰读者。

故事一

公元1902年9月23日,那是一个普通的日子,可对祖辈从福建同安逃荒到浙江平阳带溪村的苏祖善家来说,那是一件难得的大喜、大吉的日子。真是老天有眼,天官赐福。苏祖善家添了一丁,夫妻俩笑得合不拢嘴,终于有了世代务农的“接班人”。可苏祖善夫妻俩从末上过学,尝够没有文化的苦,望子成龙心切,于是给儿子选取“步青”为名,算命先生还说上一番好话,以“步青”为名,将来定可“平步青云,光宗耀祖”。

名字毕竟不是“功名利禄”的天梯。正当同龄人纷纷背起书包上学的时候,苏祖善交给儿子的却是一条牛鞭。从此,苏步青头戴一顶父亲编的大竹笠,身穿一套母亲手缝的粗布衣,赤脚骑上牛背,鞭子一挥,来到卧牛山下,带溪溪边。苏步青家养的是头大水牛,膘壮力大,从不把又矮又小的牧牛娃放在眼里。有一次,水牛脾气一上来,又奔又跳,把苏步青摔在刚刚砍过竹的竹园里。真是老天庇佑,他跌在几根竹根中间,未有皮肉之苦,逃过一劫。

放牛回家,苏步青走过村私塾门口,常被琅琅的书声所吸引。有一次,老师正大声念:“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他听后,就跟着念了几遍。此后,他竟记住了顺口溜,放牛时当山歌唱。

苏祖善常听儿子背《三字经》、《百家姓》,心存疑惑。有一次,正好看见儿子在私塾门口“偷听”,为父的心终于动了,夫妻一合计,决定勒紧裤带,把苏步青送进了私塾。

故事二

9岁那年,苏步青的父亲挑上一担米当学费,走了50公里山路,送苏步青到平阳县城,当了一名高小的插班生。从山里到县城,苏步青大开眼界,什么东西都新奇。他第一次看到馒头里有肉末,常用饭票换成钱买“肉馒头”吃。一个月的饭票提早用完了,只好饿肚子。他见到烧开水的老虎灶,也觉得好玩,把家里带来的鸡蛋掷进锅里,一锅开水变成一锅蛋花汤,烧水工看到气极了,揪住他打了一顿。

苏步青整天玩呀、闹呀,考试时常坐“红交椅”,到期末考试,他在班里得了倒数第一名。可是,他的作文写得还不错,私塾里的“偷听”,激发了他学习语文的兴趣,为作文打了一点基础。然而,语文老师越看越不相信,总认为苏步青的作文是抄来的。因此还是批给他一个很低的分数。这样,更激发了他的牛脾气,老师越说他不好,他越不好好学,一连三个学期,都是倒数第一名。同学和老师都说他是“笨蛋”。

有一次,地理老师陈玉峰把苏步青叫到办公室,给他讲一个小故事:“牛顿12岁的时候,从农村小学转到城里念书,成绩不好,同学们都瞧不起他。有一次,一个同学蛮横无理地欺负他,一脚踢在他的肚子上。他疼得直打滚。那个同学身体比他棒,功课比他好,牛顿平时很怕他。但这时他忍无可忍,跳起来还击,把那个同学逼到墙角,揿在墙上。那同学见牛顿发起怒来如此勇猛,只好屈服。牛顿从这件事想到做学问的道理也不过如此:只要下定决心,就能把它制服。他发愤图强,努力学习,不久成绩跃居全班第一,后来成了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苏步青见陈老师不批评他,还给他讲故事,心里很感激。陈老师见他垂着头,摸摸他的头后说:“我看你这个孩子挺聪明嘛,只要肯努力,一定可以考第一名。”又说:“你爸爸、妈妈累死累活,省吃俭用,希望你把书念好。像你现在这样子,将来拿什么来报答他们?”苏步青再也抑制不住心灵的震憾,泪水像断线的珍珠淌在自已的胸前,第一次感到自己做错了事。此后,他完全变成了懂事的孩子,不再贪玩,刻苦读书,到期末考试得了全班第一名。

故事三

温州的浙江省立第10中学的一堂数学课,把苏步青引向通往数学王国的路。从日本留学回温州的杨老师在上数学课时,带着忧国忧民的真情:“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仰仗船坚炮利,对我国豆剖瓜分,鲸吞蚕食。中华民族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习好数学。”杨老师的话,打动了苏步青的心。从此,他的兴趣从文学向数学转移。有一次,苏步青用20种不同的方法证明了一条几何定理。校长洪泯初得知后,把苏步青叫到办公室,拍着他的肩膀说:“好好学习,将来送你留学。”到苏步青中学毕业时,洪校长已调到北京教育部任职,但他仍关心苏步青的学习,寄来了200元资助苏步青留学。

算命大师批八字的梦境有哪些预兆
icon

OKX欧易APP,比特币,以太坊交易所

全球顶尖交易所,注册即领最高¥1000元数字盲盒

APP下载   官网注册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