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精选资讯 > 文章页面

《了不起的科学家》作文300字

okx

币安 Binance,注册即可获得100 USDT的交易费用返还

全球交易量最高的加密资产交易平台,买比特币就上币安!

APP下载   官网注册
一次什么的作业作文300字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了不起的科学家》作文300字这个问题,研究八字300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作文《麦斜岩》300字字《了不起的科学家》作文300字作文《麦斜岩》300字字

岩脚有座山亭,右侧是巍巍铁衣峰,称为护岩“铁衣将军”,左侧是拔地而起的千仞石崖,上刻“樵谷山”三个大字。相传乃元世祖亲书。山上怪石万状,有的突兀如剑,有的收缩似拳,有的雄踞如虎豹,有的展翅似山鹰。更饶有趣味的是,溪东有两石如龟,一只昂首仰望,有吞日吐月之势,一只俯首引颈,仿佛饥渴难忍。沿着奇石夹峙、古木掩映的石径继续攀登,沿途峰回路转,风光奇秀。许多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天然石洞,渐次映入眼帘。玉泉洞深百余米,春夏流水淙淙,秋冬则干涸可行。附近还有印真洞、环竹洞、梅花洞等,引无数游人为之驻足观赏、浮想联翩。过诸洞,不远处就是背倚巨大石崖而建的麦斜寺。寺系八百多年前宋代自永禅师创建的,飞檐翼然,气势雄伟。数年前大加修葺,焕燃一新。寺的东北有条小径直通山巅,沿途怪石林立,或如莲花盛开,或如猴子抱瓜,或如观音坐地,或如龟蛇相会,惟妙惟肖,令人目不暇接。在麦斜岩的最高峰,有一块凌空矗立、形如钟罄的巨石。相传每当天气倏变时,附近村里隐约可听到哐哐作响的钟声,于是,那一带山区就以“钟山”为名。钟石附近另有一块巨石名为“占星石”,传为宋代杰出的史学家夹漈先生郑樵当年曾在此居留,夜间在这块“占星石”上观察天象。石上刻有“开创岩牌”四个大字和百来个小字,大如龙蛇飞舞,小似蝌蚪戏水,据传皆为郑樵的手迹。麦斜岩还是中国工农红军一O八团的革命遗址。麦斜岩不仅风景秀丽,而且是中国工农红军一0八团的革命诞生地,一九三0年十月,邓子恢同志就来到这里,组建工农红军一0八团,点燃了仙游武装斗争的烈火,从此,革命红旗就高高地飘扬在麦斜岩上。麦斜岩先后被共青团福建省委授于“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莆田市委、市政府授于“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在县委、县政府在麦斜岩建设红军一0八团革命纪念馆,让一0八团革命史迹永远载入史册。

新书 了不起的化学 跟科学家一起揭秘化学真相 破解300个脑洞化学问题

自然景观

麦斜岩以奇石怪洞著称,其自然景观十分丰富从迎宾亭至山顶的占星石,共有一百零八景,沿着麦斜岩登山山道而上,一路上奇石怪洞星罗棋布,遍及峰峰壑壑,在游览观赏这些大自然杰作之时,历代游客替那些奇石怪洞取了许多令人遐想的名称,给游人增添了无穷情趣,给整座山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 1、祝圣道场石在山脚迎宾亭南侧有一块巨石,上刻“祝圣道场、朝真福地”八个字,字迹古朴雄健,乃宋代石刻。据了解宋代当地僧侣在其前筑台,在佛的生日诵经念佛,有时也做一些道场,故有此名。 2、樵谷山迎宾亭北侧,有一巨石突兀,上面镌刻着“樵谷山”三个雄浑有力的隶体书。据清代乾隆《仙游县志》记载,当年元世祖忽必烈请隐士林璧卿(字樵谷)出山为官,而林璧卿坚辞不仕,忽必烈钦佩其高风亮节,御书“樵谷山”三字赐给他,并叫人将其刻在崖石上。为什么一位开国皇帝,会在麦斜岩留下笔迹呢?据说,宋末年,江右有一进士林璧卿,博学多才,对《易经》有较深的研究,且通晓天文地理,他原在宋廷当祭酒,由于宋被元所灭,林璧卿游历至闽中,后隐居在麦斜岩。当时元世祖刚刚入主中原,想起用一些汉族士大夫,以巩固新的政权,他想到了年轻好友林璧卿,于是微服私访,终于在麦斜岩找到他。于是邀林璧卿出山为官,而林璧卿答道:“我家四代在宋为官,宋朝对我家的恩遇可以说是十分深厚,现宋已灭,我却苟且偷生于人世,已经感到十分惭愧了,怎会去当元朝的官?”林璧卿边说边流泪,十分动感情,忽必烈感其怀念旧主情感难于解脱,就封其为“元明妙应道济真人”。并用林璧卿的字--樵谷,写“樵谷山”三个字赐于他,麦斜岩故此也称为“樵谷山”。 3乌龟孵蛋拾级而上,在左边的山谷边,有一只形如乌龟的巨石,静静地伏在那里,看那眼神,犹如孵蛋一样,故有“乌龟孵蛋”之称。 4、仙猴抱桃在山脚迎宾亭之后的山谷边,有一石形如猴,蹲坐在谷畔,仿佛缩颈曲臂,凝视山谷,谷边有一堆形状各异的石头,其中有块大石犹如蟠桃,人称之曰“仙猴抱桃”。 5、仙桃在五里洞洞口前上方,有二个巨石错落有致地摆放在那里,上面又长有一撮青草,犹如桃蒂,二个在一起,如仙桃。 6、马鞍石马鞍石,也称驼峰石,在牛鼻石的左侧下面,长的2.5米,犹如马鞍一样,故曰。 7、牛鼻石在马鞍石左边,有一石,如牛鼻,一端高高昂起,在其中间,有一个圆孔,用小指可穿透,状如牛鼻,曰“牛鼻石”。听说,宋代有大土匪郭世龙来到麦斜岩,抢了不少金银财宝埋藏在麦斜岩的角落,此处埋有黄金六十斤,后撤走而忘记,一日麦斜一姓雷村民作一梦:麦斜岩仙公指引其到牛鼻石,记住“手牵牛鼻,脚踏八步,下面藏金六十斤,叫其挖走。”第二日,该村民拿着锄头,到牛鼻石要挖金子,而其没有文化,领悟不了其中奥妙,一直挖到太阳快要落山而一无所获,于是坐在旁边石上饮水,这时灵感来了,原来,手要抓住石鼻子,脚分开成八字形,在脚底下就是埋宝的地方,真的挖到了金子。 8、大象饮水从“牛鼻石”向上行15米,路旁左下方,有座石崖形如大象,长长的鼻子伸入石缝间,犹在饮水,故称“大象”饮水。这中大象何方来呢?听说来自印度,原来麦斜岩开山鼻祖自永祖师佛法高超,但又没念过经书,其同朝代唐三藏受唐王李世民重托,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到西天取经,取得真经回来,于是自永祖师也往西天一趟,在印度半年多,也取得真经回来,在他要回来时,想到麦斜岩寺脚下村民的生产艰苦,种田用人来拉犁的,于是把力大无穷的印度大象带一只回来放在山脚下让村民耕作,回来时村民的欢乐雀跃,但大象不适用,优点只有一个,就是力大无穷,缺点大概有三,一是食量惊人,养不起;二是田小块,大象把田埂都搞塌了;三是高大无比,不好操作。对于自永祖师好意村民的心领了,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于是用牛耕作,方便多了。大象空闲着,放在山谷中游玩,最后化为石头,供人欣赏。 9、神龟保口在牛鼻石分道,有一条通往侧坡石阶路,约100米,有一巨石如大龟,传说祖师要往扶桑说经,回来时,遇到大风大浪,船被打翻,这时海底巨龟知道祖师是神仙,于是浮出水面驮回东土,随祖师隐居麦斜岩寺后石洞中,但这只大龟懒惰好睡,老是呆在洞中,祖师命它到山门外保口,后化为石龟,永远守在那里,故曰:神龟保口。 10、雷劈石往雪吟亭拾级而上,迎面有一块大石裂为二,曰:雷劈石,又称:一线天。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曾有一条巨蟒盘在石上成精。一天游人接踵而至,其中有一女穿红色绣花裙,长得如花似玉,蛇精遂生邪念,于是呼风唤雨,驱散游人,将那女子摄进巨石下,这时自永祖师在寺里念经,洞察其情,遂发五雷正法,将蛇妖劈死,因用力过猛,把巨石劈成二片,故称:雷劈石。 11、应真境从“雷劈石”左侧往上走数米,有一块平坦的巨石覆盖在一条通道上,这是登山揽胜的必经之道,即使是酷暑炎夏,人们到此也觉得清凉无比,暑热尽驱,宋代人把此处称为:应真境。 12、邪门石穿过应真境,拾级而上,左侧有一块巨石矗立在那里,上写“灭邪石”,据说,自永祖师要升天,担心麦斜岩妖魔鬼怪会害人,于是把这些妖魔鬼怪收起来,用一个石塔装着,再用符镇住,因此此塔也叫镇邪塔。该石也称灭邪石。现在麦斜寺和麦斜村的名字由此而来。 13、梅花洞在灭邪石上方,有一洞可容纳二十多人,洞口宽敞,名:梅花洞。梅花洞的由来,有二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宋代进士谢洪,苦读于麦斜岩一座竹楼里,琴书之余,在洞外载植数株梅花,故曰:梅花洞。而据记载,乃梅花救父,谢洪为了纪念面取名,梅花洞,为何引出梅花救父这个故事,传说:谢洪七岁时,在外玩耍,这天谢洪家的大公鸡啄了县令亲戚家的母鸡,县令亲戚不服就告知县令,把谢洪父亲抓到衙门去。谢洪知道后,第二天与其叔公到县衙里擂鼓叫冤,县令升堂,问其缘由,谢洪据理力争,最后县令叹其人小胆大,衙门中正好有一株待放的梅花,县令叫其赋诗,能否赋出,决定其父出留,于是谢洪语含双关,随口以梅花为题吟了四句诗:“寒风飕飕着古梅,寒枝冷落候春回,可怜雪萼无人问,乞盼阳和早放开”。县令惊叹此小孩有惊世奇才,以后必成大器,于是谢洪父亲就此解救,后谢洪奋发读书,中了进士,在广东陆丰当县丞,最后升至江西巡按,后看到朝庭腐败,民不聊生,于是回家在麦斜岩寺洞中隐居,因梅救父,把洞命名为梅花洞。另一说法是自永祖师在洞中驯养梅花鹿,故洞名:称梅花洞。 14、“寿”迹石在梅花洞右侧有一巨石,上书“寿”字,九三年有几位老人来麦斜岩游览,见大石一侧青草自然伸长在大石上形成“寿”字迹,老人在感叹之余,怕青草枯死,于是出资叫人照青草走向,把“寿”字刻下来,故有“灵石显寿迹”。 15、和尚帽(济公帽)与木鱼在谢洪竹楼左侧,古梅右侧有二块石,其中一块形如济公帽,一块形如木鱼。 16、鲤鱼朝天在寺院大埕正前方下,有一巨石,犹如一个昂首张口的鲤鱼头。传说,当年何氏九兄弟在九鲤湖炼制丹药,湖中10条鲤鱼吃了撒入湖中的丹药成精,何氏九仙在升天时骑着九鲤上天,还有一条留在湖中。这条被留下的鲤鱼孑然一身,后听说麦斜岩自永祖师在麦斜岩修炼成仙可以带她上天庭,于是连夜从九鲤湖赶来,可为时已晚,自永祖已圆寂成仙升天,这条鲤鱼只好痴立于寺前崖下,俯首张口企望有朝一日能跟随祖师上天,以成正果。 17、陈公池在玉泉洞左下方,有一块石上书:陈公池。据说是宋代隐士陈圣可在此处隐居,与麦斜岩住持和尚药地,在此前空地挖掘石池,引玉泉洞的水,注入池中,种荷养鲤,每当荷花盛开的季节,香飘山谷,鲤游石池,同时二人在池边琴棋书画,别有一番情趣。 18、玉泉洞在陈公池上方,有一洞曰:玉泉洞,洞中清泉涓涓,色澄如玉,故曰:玉泉洞。 19、仙人洞仙人洞,位于麦斜岩寺下,整座麦斜寺建在仙人洞上,洞之入口在寺大埕正前方崖下,出口处是佛化洞,即在寺的东南角,全长100多米,曲折盘旋,入口处低缓,出口处高昂,洞中宽窄不一,大可容二十多人,小处只容一人爬过去。据说,何氏九兄弟刚来麦斜岩时,经常在洞中聚会,欢赏美景,故曰:仙人洞。洞中有成串蝙蝠聚集一起,成为洞中一大奇观。同时此洞也称:“红军洞,一九三0年中国工农红军一0八团在此成立,此洞曾作过团部会议室。 20、妙法莲花在玉泉洞下,陈公池左侧,有座高耸的石崖,崖顶石裂数瓣,状如莲花。前人在崖上刻有:妙法莲花,供养三宝”八个大字。此石在文革中被毁。 21、金鱼石在麦斜岩寺后侧,有一石如金鱼昂首依崖朝天。古传这条金鱼原来养在山门前放生池中,年长日久,渐渐悟人性,有时浮出水面躲在寺后窃听自永祖师说经,希望有朝一日能成正果。可惜因凡心未净,当祖师圆寂升天时,未能与祖师一同上天界,因此化为顽石,翘首望天。 22、弥勒洞弥勒洞又名佛化洞,在寺后南侧,是一个与仙人洞相通的洞。据说,弥勒佛曾在此洞打座,故名“弥勒洞”。又说弥勒佛见世间很多人陷于财色名利而不能自拔,把这些人劝到洞中去点化,故也称“佛化洞”。 23、祖师脱凡宝座在寺院正殿之后的危崖石壁间,离地数米凹成一道垂直的槽型石沟,宽约1.5米,高约4至5米,四周极险。据说,当年自永祖师圆寂时,遗体从正殿自行称动至此,随后逐渐犁开崖壁,升入天际,上天成仙,故称为祖师脱凡处,也称道化龛。 24、麦斜岩寺系唐代自永祖师所创建,背靠悬崖,门临绝壁,四周古木参天,奇岩怪石,点辍成趣,苍松掩映寺庙,置身其间,大有超凡出世之感。寺内文物繁多,特别有宋时莲化石、石狮、圣旨牌、当代李耕国画等(李耕国画在文革被毁)。 25、圣旨牌圣旨牌匾额,金字辉煌,挂于岩寺正厅中堂。谢洪进士曾隐居于此,宋林璧卿亦曾隐居于此。元世祖忽必烈欲聘其为官,林持节不屈,世祖遂亲书“樵谷山”三字勒石赐之,后世林家子孙借此口实与当地谢族争此山权,几经纠葛,才由官府判归谢族,但林家不服,扬言要焚烧寺宇,事上闻,帝下圣旨置于寺中,一场风波,始告平息。 26、魁星楼魁星楼...

《了不起的科学家》作文300字

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

春天,在北海公园,常常有一位面容清瘦、精神矍铄的老人,早晨上班从北门进园,南门出去,下午下班从南门进园,北门出去。这位老人就是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从他的住宅到办公地点,正好经过北海公园。本来他可以坐汽车去,但是他宁愿步行穿过公园。他这样来来去去,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春天。

竺可桢走北海公园,是为了观赏景物吗?不是。他是来观察物候,作科学研究的。他研究物候的目的,是要掌握自然现象变化的规律,了解气候变化对生物的影响,以便为社会主义的农业生产服务。

他来到北海岸边,细心观察:哪天桃花开了,哪天柳絮飞了,哪天布谷鸟叫了。这些自然现象的变化,他都作了翔实的记录。遇到工作紧张或者外出,就让他爱人帮着留心燕子什么时候飞来,也让他女儿帮着观察北海的冰什么时候初融,还让邻居的孩子向他报告哪天杏花开了第一朵。

每天早晨一起来,他就把那支放在白铜套子里的钢笔式的温度表拿到院子里放好,然后做早操。做完早操,又把温度表拿进屋里,记录量得的气温。这支温度表,他经常插在外衣左边的小口袋里。长久地插来插去,小口袋的盖布总是先磨坏了。这样,做衣服的时候,他爱人就请成衣工人多做一片小口袋盖布,留着拆换。

经过多年的观察,他积累了丰富的物候记录,绘制了北京春季物候现象变化的曲线图。这幅图表明了1950-1972年的23年中北京春季物候变化的迟早顺序,为编制自然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在他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幅有意义的曲线图。

为了使科学研究更好地服务于生产,竺可桢并不限于在北海观察。他在70多岁的时候,还换上耐磨的网球鞋,到野外去工作。去时总带着那钢笔式的温度表,还带着罗盘、高度表和照相机。这是他的随身四宝。每到一处,总是先拿出罗盘定方向,接着用高度表测量海拔,用温度表测量气温,再用照相机把一些景观照下来,作为科学研究的资料。

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实践,他写出了《关于我国气候若干特点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这篇学术论文,综合地分析了光、温度和降水对作物生长的影响,认为我国农业生产还有很大潜力,指出发挥这些潜力应采取的若干途径,给气候工作和农业生产开辟了崭新的前景。

“1964年2月6日,温度1℃-4.4℃,气压764毫米,地上积雪半寸。”竺可桢用红笔写了一段日记。这天下午1点半钟,他应邀来到中南海毛主席的住处。雪后初晴,玉树琼枝,掩映如画。他走进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笑容满面,同他握手。他在毛主席床前的椅子上坐下,正要问好,毛主席先说话了。

毛主席说,看到他写的《关于我国气候若干特点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就想到农业八字宪法管地不管天;除了“土、肥、水、种、密、保、管、工”以外,还可以加上“光”和“气”两个字。

毛主席饶有兴趣地谈起太阳光怎样把水和二氧化碳合成碳水化合物的问题说,光辛辛苦苦地工作,不充分利用它,可惜。竺可桢向毛主席汇报了自己研究的经过和结果。一会儿,李四光和钱学森两位科学家也应邀先后来到。屋里的气氛更加活跃了。毛主席同3位科学家广泛地谈到地球形成和生物进化,地质时代和历史时代的气候变迁,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正电子和负电子的辩证法等等问题。3位科学家用心聆听毛主席的话,得到新的启示。座间谈笑风生,不觉已是暮色苍茫。临别时,毛主席对大家说,还有什么著作,送给他看看。第二天,竺可桢写了一封工工整整的信,把《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和《物候学》两本书送给毛主席。

“自由王国”没有止境,科学家的探索也不会停步。70多岁的竺可桢,仍然孜孜不倦地进行科学研究。他从我国古代大量的史书、方志以及古人的日记、游记、诗词中寻觅古代气候的线索,写成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这部著作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推重。它的价值在于充分掌握历史上气候变迁情况,古为今用,对气候的长期预报很有好处。竺可桢在83岁高龄,取得科学上新的成就,为祖国博得新的荣誉。

1973年5月27日,已是燕子归来、布谷鸟报到的时候。这天最高气温已达27度。下午5时,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西大厅会见美国科学家代表团,竺可桢也参加了。周总理亲切地告诉他:“你写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我看到了。你还可以对世界气候变迁作些通俗的解释。”临别时,又对他说:“现在到21世纪还有1/4时间,郭老还有19年才100岁,你还有17年才100岁,章士钊写书写到92岁。你还可以写出不少书来。”

竺可桢深受感动,向周总理含笑致意。他想,我也写到92岁吧!然而,他的身体渐渐不好了。他仍然关心气候的变化。他在这一年12月31日的日记中写道:“苏联气候界又在宣传地球变冷的消息,说列宁格勒近年比1940年左右低1℃。我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早已指出,这类1℃上下的变迁,过去5000年中极为普通,算不了地球变冷的证据。”他还用红笔在这段话前面写下“杞人忧天”4个字作为标题。这可以说是他的最后的著作。

1974年2月6日,是竺可桢临终的前一天。在病危时,他还不忘作科学研究的记录,用颤动的手执笔,在床上写下这天的天气情况:“气温最高零下1℃,最低零下7℃,东风1-2级,晴转多云。”当时他已经不能到室外亲自观测温度,这是依照气象局的报告记录的,所以还注上“局报”两个字。这位卓越的科学家,一直到他光辉的一生结束时,才同他心爱的科学研究分手。他留下了人民需要的科学遗产。他的研究成果,在今天以至今后,都会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长久地放出光彩。

你可以稍微修改

每当我在幻想我长大当科学家的时候,眼前就浮现出爱迪生先生正紧张工作的情景。因为他是我最崇拜的人。

爱迪生先生是世界上伟大的科学家、企业家,但他年幼时有着一段不同寻常的生活。他家境十分贫困,住的是一间不过几平方米的平房,他只读了三年的书,只有初等的文化,就因没有钱加上妈妈生病退了学。一天,他母亲突然肚子疼,爱迪生先生请来医生,但是医生说他母亲得的是阑尾炎需要马上动手术,但是爱迪生家里没钱,买不起灯油。屋里只有一盏灯,无法做手术。

就在医生要走的时候,爱迪生先生灵机一动,他借来了朋友的好几面镜子,然后,把灯放在镜子的中间,镜子把光一反射。整个屋子都亮了起来,爱迪生先生骄傲的对医生说:“先生行了吗?”

”行了!行了!你真聪明。”

然后,经过手术,终于把他妈妈的阑尾切除了。

这样的例子在爱迪生先生身上发生过无数次。

爱迪生先生一生发明了3000多种东西,有电影、留声机、......但最让他自豪的是电灯,他为我们人类的财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爱迪生去世的时候,记者还纷纷的向世界报道说灯熄灭了。

爱迪生先生难道不伟大吗?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难道他不是我们的骄傲吗?....

我最崇拜的人——爱迪生!

追问:

我问的是居里夫人

回答:

呵呵你上面没写明啊,但是其实的一些句子是可以用的

追问:

好了,关于《了不起的科学家》作文300字和研究八字300字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新书 了不起的化学 跟科学家一起揭秘化学真相 破解300个脑洞化学问题
icon

OKX欧易APP,比特币,以太坊交易所

全球顶尖交易所,注册即领最高¥1000元数字盲盒

APP下载   官网注册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