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精选资讯 > 文章页面

督脉简介(督脉的效果)

okx

币安 Binance,注册即可获得100 USDT的交易费用返还

全球交易量最高的加密资产交易平台,买比特币就上币安!

APP下载   官网注册
三伏天艾灸督脉功效惊人,可惜很多人没抓住这一机会

大家好,督脉简介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督脉八字按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督脉简介和督脉八字按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八字属土有钱吗督脉简介八字属土有钱吗

一个人的生辰八字所对应的天干地支,每个天干地支都有对应的五行属性。何谓五行土多,就是五行土当令,一种同样五行在八字中超过三个,四个以上,叫过剩,过剩再混杂不清,则贫贱之命,俗气之人。八字土多的好不好呢?八字土多的人会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些关于八字属土有钱吗的相关知识吧!

掌握这14经络不通的常见症状,你就是艾灸养生的高手了

八字土多代表有钱

首先,五行土主信,性情温和,为人忠厚老实,讲信用。命理五行土旺为喜用神的人,正直,有较高的信誉度,易得他人的信任,拥戴。但五行土过旺的人做事比较固执,不懂得变通,缺乏志向。过于死板反而会妨碍自己的事业发展。由此看五行多土并不一定是富贵命。

八字五行土多就需要耗泄,克制。土能生金,木能克土。因此需要金来泄土的力量,或需要木来制衡土,这样才能由凶变吉。健康方面,五行土又代表人体器官的脾胃系统,八字土多的人要注意这方面引起的疾病。

当然,不能单从一个五行旺衰来判断人的八字好坏。还需要结合命局的整体情况,及五行与十神之间的关系。

五行土主信,大地一般的品质,醇厚,老实,实在,厚道。讲信用,说到做到,性情温和,人缘比较好,是一位有诚信的商人,生意红红火火,客户信赖的好商家。为人忠孝。做事踏实。憨态可掬,熊猫一般的品质,游刃而有余,神安而溢彩。

土太多时,则做事比较固执,头脑僵化,不知道灵活变通,没有什么大志向。不适合从事高利润、高风险、需要投资头脑的工作,投资方面多有失败。为人较内向,好静。太讲信用,太重视人际关系,导致自己易受骗。运气不好,遇到心思不好的奸商被骗,妨碍自己事业的发展。运气好,自己的人品博得对方信任,为自己赢得盈利。为人处世多为稳重型的。

对物质淡弱,有孤独癖,不喜欢管人闲事,也不让人管,虽呆滞的,但希望有一些小作为。

身体上的坏处:土:脾与胃互为脏腑表里,又属肠及整个消化系统。过旺或过衰,较宜患脾,胃,肋,背,胸,肺,肚等方面的疾病。肝(木)病可以传给脾(土)。

如果是南方火地的话,火继续生土,造成“阳亢”,就会“物极必反”了。也正因为你命里土多土旺,需要用木来克掉一些土。这样就达到“阴阳平衡”了。常言说:“医易相通”。医学和易学是相关联的。按中医学来讲:水主肾。那么多的土来克你的肾水,所以肾脏系统就不好。如果八字中水弱,无金则土克水主肾膀胱前列腺等易有病。

八字土多怎么办

五行土过多的话,就需要耗泄,五行土生金。因此需要金来耗泄土的力量,使土的力量减弱,土生金,凶变吉。

1.取名字的话可以取五行属金的字。安康网为您提供在线查询汉字五行属性的功能,希望帮助您取一个五行适合的名字。

2.从事的职业可以选择五行属金的职业。那就是五金的行业了,不过这个比较适合男生。

3.佩戴五行饰物。土过则囚木死水相金休火,伤害最大的是水其次是木,通过配首饰解,最好黑,紫水晶,绿翡翠或玉也可以。还可以佩戴关于金的饰物,金的颜色为白色、白银、银色,所以,可以佩戴白色、白银、银色的首饰。白色的饰物,比如:白水晶,白砗磲,白玛瑙等…尽量避免带黄色的饰物。

4.穿衣的颜色。水是黑色,木是青色,所以尽量多穿黑色,青色衣服,不穿黄色的,因为本来土就是属于黄色的,所以穿衣上要避开黄色。

5.生活中避开土属方位。命主土,故方位仍贵中,西。忌北,东。时辰宜辰戌丑未。

什么八字的人是有钱人

一、财星是命局喜用神者容易成为有钱人

财星代表命中的财富,财星如果是命中的喜用神,那自然就是偏弱的。对于身旺的人来说,绝大多数的喜用神都是偏弱的。偏弱逢岁、运生扶,自然就会旺,这就是喜用神的作用。当命局财星是喜用神遇到偏弱逢岁、运生扶的时候,求财的阻力会小很多,发财的几率更大。

二、财旺身衰,行比劫运者容易成为有钱人

所谓的财旺,就是太旺、偏旺,但是最好不要达到极旺的程度。所谓的身衰,就是八字偏弱,或者说独立有根,有印生扶。财太旺的情况下,行运到比劫时,就容易胜财,任财,就容易发财了。

三、身旺财旺,有官星卫财者容易成为有钱人

身旺者,可以任财。行财运和官运者可以发财。但是遇到比劫岁运的时候,或者说命局中有比劫,就需要有官星制比劫,才能够发财致富。这里的身旺往往指的是日主得令或者局中有比劫助身而引起的身旺,需要有官星卫财,财才不会被夺走,才能守住财富。

四、身旺印旺,财星得用者容易成为有钱人

如果日主的身旺是因为印旺生比劫的的原因造成的,那么就需要有财星制印,切断比劫的生源。

五、比劫旺,食伤得用者容易成为有钱人

这种情况指的就是命理中财弱,比劫太旺,又无官星制比劫,所以这种格局就需要用食伤通关为用,化泄比劫而生财。这样格局的人比较容易发财。

什么八字一辈子不缺钱

一、八字中财库多的人不缺钱花

在十二地支里面有四个地支被称为墓库,分别是辰、戌、丑、未。八字里面出现这四个地支的时候,表示八字中有库,无论是不是财库,都有收财的作用。八字里面库越多的人,越能存住钱。同时也表示有理财头脑,会用钱生钱,能够坐拥很多财富。nongli

二、八字中身旺财旺的人不缺钱花

八字里面的日干代表的是命主本人。如果这个字被其他的字所生助,在八字里面的力量强旺,就称为身旺。而财旺指的是财星在八字里面的力量强旺。如果八字身旺,财星也旺,那就表示命主有很强的赚钱能力,同时命中赚钱的机会也很多,两者相辅相成,自然赚钱更容易,财运更多,财富也更多,自然是不缺钱花的人。

三、八字中婚姻宫坐财星的人不缺钱花

在八字里面,日柱的地支,也就是出生日的地支被称为婚姻宫,在八字中代表配偶。如果婚姻宫里面有财星坐守,那就说明命主很有可能会因为婚姻而轻松获得较好的财运,自己的另一半对自己的财运有帮助作用。不管男女都更容易找到有钱的对象或者得到对象的帮助而发财。总之,这种格局的人大多都会因为婚姻而过上富有的生活。

四、日主和财星相合的人不缺钱花

日主和财星相合,也就是代表财星代表的天干和日主所代表的天干相合,如果八字里面有这样的信息,那就表示命主一生都会有很好的财运。不管是上班族还是经商者,都会有许多赚钱的机会,只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把握好几乎,那就不用付出过多的努力,也能轻松赚取许多财富。也是不缺钱花的人。

五行属土的人要注意什么

1、身体

土为万物之母,成数赖之以衍生,五位中央。土应长夏主万物之长养,《易经》说:“坤者也,地也,万物皆致养焉。”又曰:“坤以藏之”,“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所以,土主长养及藏性。人体脾对应土,脾为万物生化之源,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健脾培土是维持生命过程的重要基础。人体气机升降过程中,脾为中转的枢纽,左右着人体脏腑的气机升降。历代养生专家都将健运脾土作为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环节。中医重视脾土,就是重视胃气,认为有脾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著名的补土派李东垣的《脾胃论》就是说明脾土在生命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土型人的脾土功能非常旺盛,食欲好,消化吸收功能好,后天得养充分、从小到大长的都比较壮实,如果能节制食欲,保护好脾土,将会健康长寿,精力过人。如果食用过多肥甘厚腻、酸、甜食物,反而会使湿气通于脾,而积湿生痰,“顽痰生怪病”,“百病皆由痰作祟”,甚至造成猝死。痰湿体质的成因和先天遗传或后天吃得太好、太油腻等有关。这种体质的人不少是单位领导,或者是老板,生活安逸,以中年人、男性人群居多,平时偏爱甜食、肉食,喜欢睡觉,不喜欢运动。在日常保健和治疗中,要掌握两个原则:一是从脾胃入手,中医认为“脾是生痰之源”,“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对痰湿体质的人来说,本病皆由脾胃而生,所以建议饮食以清淡为原则,适宜食用具有健脾、化痰、除湿功效的食物,少吃肥肉及甜、粘、油腻的食物。二是现代医学证明,痰湿体质为酸性体质,要少食酸性食物,如碳酸饮料、醋、酸性水果,可适当食用一些碱性和辛辣的食物,如麻辣烫、姜、萝卜等。记住两句谚语:“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床上萝卜床下姜,夜晚生姜赛砒霜”。

2、事业

土型人做事比较稳重,讲求原则性和组织性,具有控局能力,非常敦实、诚信,是天生当官的料,这样的人当官,往往能造福一方,福泽百姓。在坚持纯正的原则下,冷静观察,通权达变,掌握官场变化的尺度,往往能够官运亨通。如果过于投机钻营,谙于此道,往往会招致凶险,或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或做出贪腐的祸事。土型人在前进的过程中倘若领先独行,会迷失方向,惟有追随领袖之后,才会因执着正道而祥和有益。所以,土型人要想成大业,要么找一个“靠山”,在领袖指引下创业,会有大的建树。要么甘居第二,辅佐别人,以成大业。同时,也能给别人和自己带来好运,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历来重阳抑阴,处于从属地位的土型人应该处处体现纯正宽容,谨慎谦虚的品德,坚贞不渝的追随正道,一定会有好报,但柔顺也应适度,一旦柔顺走向极端,也会为自己带来凶险。

3、爱情

土型女人长相一般都比较丰满、富态,有旺夫之相。中国民间自古就流传,“要想富,家中养个胖媳妇”。这样的女人稳定、坚贞、勤恳实干,孝敬父母,男人娶这样的女人做老婆非常实惠、踏实,不用担心后院起火。土型男人厚道、有责任感,家庭观念强,心胸宽阔。但是,一般不太会照顾家,加上天生懒惰,不太爱讲卫生,经经常会令夫人无可奈何。这样的男人在搞对象时,一般会对女方献殷勤,婚后却判若两人,不再表现,甚至希望女方为他献殷勤。土型人找对象,木型人、火型人、金型人、水型人均可,与木型人结合,借升发之象,使自己发达;与火型人结合,互补长短,幸福美满;与金型人结合,“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成为最佳夫妻典范;与水型人结合,虽然也可以美满幸福,但对自己的寿命和事业会有影响。

属土的人体制

一、土型痰湿体质

土型人如果食用过多肥甘厚腻、酸、甜、凉的食物,就会积湿生痰,造成痰湿体质。所以土型人要食不过饱,早晨吃的像皇帝,中午吃的像地主,晚上吃的像乞丐,晚上是潜阳的时候,土型人由于脾的运化功能太强,晚上吃进去的食物更容易形成痰湿。同时要加强体育锻炼,中医有两句话叫做“百病皆由痰作祟”,“顽痰生怪病”所以痰湿重的人容易患有以下疾病:

糖尿病:身体长期储存过多半成品的水谷津液(西医称其为糖原),就会损害运化代谢系统(西医称其为胰岛功能),造成消渴症(糖尿病)。

高血压:痰湿瘀滞、循环系统不畅,进而形成瘀血体质,造成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的发生。

高血脂、脂肪肝:痰湿还会造成血粘稠度增高,进而血脂增高,血液将痰湿带入肝脏后,又形成脂肪肝,严重的导致肝硬化。

月经不调:女人痰湿过重、身体过胖,会导致冲任不调,形成月经不调,甚至闭经。这种类型的月经不调,如果不能解除痰湿很难治愈。

咽喉炎:痰湿体质的人产生慢性咽喉炎,应以健脾、理气、化痰为主。

重度肥胖症:痰湿不断的在皮下组织积滞,久而久之会形成过度肥胖,同时大量消耗元气,造成肥儿不壮、身体臃肿、气喘吁吁。

痤疮:痰湿重的人多为油性皮肤,油性皮肤会造成囊肿型的痤疮,会破坏皮肤的结构,产生坑坑洼洼的斑痕,严重的会破相。

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退变:痰湿体质的人体重较重,造成腰椎、膝关节超负荷承载,长期受挤压,就会造成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退变。

日常保健和治疗:

痰湿体质的成因和先天遗传或后天吃得太好、太油腻等有关。这种体质的人不少是单位领导,或者是老板,生活安逸,以中年人、男性人群居多,平时偏爱甜食、肉食,喜欢睡觉,不喜欢运动。在日常保健和治疗中,要掌握两个原则:一是从脾胃入手,中医认为“脾是生痰之源”,“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对痰湿体质的人来说,本病皆由脾胃而生,所以建议饮食以清淡为原则,适宜食用具有健脾、化痰、除湿功效的食物,少吃肥肉及甜、粘、油腻的食物。二是现代医学证明,痰湿体质为酸性体质,要少食酸性食物,如碳酸饮料、醋、酸性水果,可适当食用一些碱性和辛辣的食物,如麻辣烫、姜、萝卜等。记住两句谚语:“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床上萝卜床下姜,夜晚生姜赛砒霜”。

穴位治疗:在肺俞、脾俞、胃俞、足三里、神阙穴上贴敷筋骨磁疗穴位贴后,按揉穴位。

姜茶:大枣2颗、鲜姜10g、红糖10g加水煮沸两分钟,春夏两季清晨饮用。

冬瓜长山药汤:冬瓜、长山药先炒,然后加水煮汤,中午食用。

红小豆薏米仁汤:红小豆100克,薏米仁100克,用水熬20分钟,汤全天喝。

禁忌及注意事项:饮食上,不吃酸甜凉食物,早餐吃的像皇帝,中午像地主,晚上像乞丐。

熥疗:在胸椎5-8椎处贴敷筋骨磁疗贴,然后固定熥络宝腰椎康复器治疗包进行熥疗,对祛除痰湿和治疗痰湿体质导致的各类疾病均有显著疗效。同时对症使用胃肠治疗包、腰椎治疗包、膝关节治疗包、颈椎治疗包。

运动:多进行户外活动,坚持体育锻炼;不要过于安逸、贪恋床榻;节制大喜大悲,培养业余爱好,转移注意力。在阳光下练习太上和谐益寿操(功),出汗后洗热水澡,疗效更佳。

药疗:中成药有参苓白术散、绞股蓝总甙片、陈夏六君丸、排毒养颜胶囊;中草药有党参、扁豆、砂仁、淮山、陈皮、薏仁、茯苓、赤小豆、冬瓜皮、白芥子。白芥子、陈皮祛肺部上焦的痰湿,陈皮、党参和白扁豆治中焦的痰湿,赤小豆治下焦湿气,让湿气排出体外。

二、土型阳虚体质

土型人如果缺少运动,加上水性过大,就会造成阳气不足,督脉不通,形成中医所说的阳虚体质,临床上称痰湿合并阳虚。所以土型人一定要进行五分钟助阳法的锻炼(双手握固,大拇指放在手心,四指握住大拇指,双手后背,双拳眼对准肾俞穴,双腿叉开与肩同宽,双膝微屈,双手按摩肾俞穴时带动全身上下抖动。)

三、土型气虚体质

土型人如果痰湿过重,造成阴阳不能相合、蒸腾汽化不好,肝气不能升发。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痰湿又会阻肺气的肃降,造成气机不能升降,出现气短现象,造成气虚体质,临床上称痰湿合并气虚。并发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冠心病、大脑缺氧、缺血。这样的体质治疗时既要补气又要化痰,水谷与元气不相两立,去不了痰湿,是补不了气的,否则会越补越糟。

四、土型气郁体质

土型人如果痰蒙心窍,清气不能上扬、浊气不能下降,加上精神刺激,导致肝郁气滞,情志不畅,造成气郁体质,临床上称痰湿合并气郁。并发病理性闭经、乳腺增生、抑郁症,甚至精神异常。治疗时应以豁痰开窍为主,这样的体质不解郁是治不了病的。

五、土型瘀血体质

土型人如果长期痰湿拥堵,造成任督二脉不通,循环系统不畅,形成瘀血体质,临床上称痰湿合并瘀血。并发脑出血、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症。治疗时不能单纯活血化瘀,否则将有生命危险,这样的体质死亡率居各种体质之首,应该采用以化痰、顺气、活血三者并重的治疗原则。

总结老傅家对土型人的评价和分析,那就是土型人德高望重,大德之人,多积功德,德高鬼神惊啊;土型人既可以长寿,也可以短命。少吃多干,一生无忧,土型人没有累死的,只有撑死的。土型人福大命大造化大,皆为“福将”,一生修德悟道,终有好报!请记住清华大学的校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保你一生康健,事业辉煌

督脉简介

目录 1拼音 2英文参考 3概述 4经脉名·督脉 4.1督脉循行分布 4.1.1《黄帝内经灵枢·营气》 4.1.2《黄帝内经灵枢·本输》 4.1.3《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 4.1.4《难经·二十八难》 4.1.5《中医大辞典》 4.1.6《中国针灸学词典》 4.1.7《中医药学名词(2004)》 4.1.8《奇经八脉考》 4.2督脉腧穴 4.2.1本经腧穴 4.2.2特定穴 4.2.2.1络穴 4.2.2.2交会穴 4.3督脉经脉病 4.4督脉腧穴主治病证 5经穴别名·督脉 5.1神庭穴的别名 5.2出处 5.3穴名解 5.4特异性 5.5所属部位 5.6神庭穴的定位 5.7神庭穴的取法 5.8神庭穴穴位解剖 5.8.1层次解剖 5.8.2穴区神经、血管 5.9神庭穴的功效与作用 5.10神庭穴主治病证 5.11刺灸法 5.11.1刺法 5.11.2灸法 5.12神庭穴的配伍 5.13文献摘要 5.14神庭穴研究进展 5.14.1对中风患者微循环及痛阈的影响 6经外奇穴名·督脉 6.1督脉穴的定位 6.2督脉穴主治病证 6.3刺灸法 7参考资料附: 1古籍中的督脉 1拼音

dū mài

2英文参考

Governor Channel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overnor Vessel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overnor channel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governor vessel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Du channel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DU meridia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governor vessel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GV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概述

督脉:1.经脉名;2.经穴别名;3.经外奇穴名。

4经脉名·督脉

督脉(governor channel[1][2]、governor vessel[1][2])为经脉名[3]。奇经八脉之一[3]。代号DU[4]。出《黄帝内经素问·骨空沦》。

督脉分布在腰、背、头面正中,总督六阳经,调节全身阳经经气,故称“阳脉之海”[5]。督脉前后与任脉、冲脉相通,与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相合,联系心、肾、脑。督脉在背后中脊,总制诸阳,故谓之曰督,督者都纲也。其循背脊上行,犹如裘之背缝也。

督脉起于胞中,上行入脑,并主一身之阳经,下出会阴,沿脊柱里边直向上行,至项后风府穴处进入颅内,络脑,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上行颠顶,沿前额正中,鼻柱正中,至上唇系带处[1][2]。(本经起于小腹内,出于会***,沿脊柱内上行,到项后风府穴处进入脑内,络于脑,再回出上行至头顶正中的百会,循前额正中线到鼻柱下方的水沟穴,止于上牙龈部的龈交。手太阳小肠经的后溪穴与本脉脉气相通[3]。)

督脉共有28穴。分布于人体后正中线,起于长强,止于龈交。据《针灸甲乙经》等载,计有:长强、腰俞、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素髎、水沟、兑端、龈交等[6]。本经腧穴主治骶、背、头项、局部病症及相应的内脏疾病、神志病。有少数腧穴有泻热作用。

4.1督脉循行分布

督脉循行路径

4.1.1《黄帝内经灵枢·营气》

足厥阴……上循喉咙,入颃颡之窍,究于畜门;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

语译:

足厥阴肝经……上行沿着喉咙进入喉头鼻咽部,到达鼻后孔;另一支上向额部(神庭),沿头顶正中(百会),下向后顶中(风府),沿着脊柱(大椎)进入骶部(长强),这就是督脉。

4.1.2《黄帝内经灵枢·本输》

颈中央之脉,督脉也,名曰风府。

语译:

颈中央的脉是督脉。其穴名风府。

4.1.3《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

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络循阴器,合纂间,绕纂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其男子循茎下至纂,与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

语译:

督脉起源于小腹部,下向骨盆的中央,在女子,入内联系***的“廷孔"——当尿道口外端。由此分出络脉,分布于***,会合于***之间(会阴),绕向***之后,分支别行绕臀部到足少阴(长强),与足太阳经的分支相合(会阳)。足少阴经从股内后缘上行,贯通脊柱(长强),而连属肾脏。督脉又与足太阳经起于目内眦(睛明),上行至额,交会于巅顶(百会),入络于脑;又退出下项,循行肩胛内侧,挟脊柱(风门),抵达腰中,入循脊里,络于肾脏(肾俞)。在男子,则沿***下至***,与女子相仿。督脉另一支从小腹直上(同任脉),穿过肚脐中央,向上通过心脏,入于喉咙,上至下颌部环绕唇口,向上联络两目之下的中央(承泣)。

4.1.4《难经·二十八难》

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

语译:

督脉,起始于躯干最下部的长强穴,并行脊柱里面,上行到风府穴,进入脑部(上至巅顶,沿额下行到鼻柱)。

4.1.5《中医大辞典》

(按:《难经·二十八难》原文无后三句)督脉自小腹内起始,下出于会***,向后沿脊柱里边直上,至风府穴处进入脑部,上行巅顶,沿着前额正中,到鼻柱下方。[4]

4.1.6《中国针灸学词典》

督脉起于小腹内,出于会***,沿脊柱内上行,到项后风府穴处进入脑内,络于脑,再回出上行至头顶正中的百会,循前额正中线到鼻柱下方的水沟穴,止于上牙龈部的龈交。手太阳小肠经的后溪穴与本脉脉气相通。[3]

4.1.7《中医药学名词(2004)》

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柱里边直向上行,至项后风府穴处进入颅内,络脑,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上行颠顶,沿前额正中,鼻柱正中,至上唇系带处。[7]

4.1.8《奇经八脉考》

其脉起于肾下胞中,至于少腹,乃下行于腰横骨围之中央,系溺孔之端。男子循茎下至篡,女子络阴器,合篡间,具绕篡后屏翳,别绕臀,至少阴与太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廉,由会阳贯脊,会于长强穴。在骶骨端与少阴会,并脊里上行,历腰俞、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与手足三阳会合;上哑门,会阳维;入系舌本,上至风府,会足太阳阳维,同入脑中;循脑户、强间、后顶、上巅,历百会、前顶、囟会、上星、至神庭,为足太阳督脉之会;循额中,至鼻柱,经素髎、水沟,会手足阳明;至兑端,入龈交,与任脉足阳明交会而终。凡三十一穴。

据以上有关记载,督脉的路线,以行于脑脊正中者为主干,旁行者为分支。脉气起于小腹内(肾下、胞中),与冲脉、任脉同源,出于会***。督脉从尾骶沿脊内上行,到项后风府穴进入脑内,联络脑,其外从头顶正中经前额到鼻柱下端,至龈交穴止。这一主干,在营气运行时从上而下,即由足厥阴肝经分支上头顶接通督脉,沿脑脊下行,后接任脉。

督脉旁支,上部与足太阳膀胱经同行,从目内眦上行,交巅顶,络脑,下项,挟脊,于腰中络肾;下部与足少阴肾经同行,以***后尾骶部贯脊属肾。

督脉在***散络阴器或***,下合于***,在***后尾骶部与足太阳、足少阴会合。

前行者与任脉相同,从少腹直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

其络脉,从长强挟脊上项,散布头上,背部分支走向足太阳。--可知督脉与足太阳关系最为密切,即一在正中,一在两旁,同联系肾与脑。其次为与足少阴和任脉相联系,一主后,一主前,同在***、胞宫、肾、心相关联。

从督脉的循行分布部位认识其功能,首先是“总督诸阳”,或称为“阳脉之海”和“阳脉之都纲”。诸阳经通过阳维会合于督脉,在督脉上有受各阳经所会的穴,又入会于足太阳经的穴,均说明这种关系。其次是沟通阴阳、总摄诸经,或称“督领经脉之海”。督脉旁通足太阳、足少阴,与冲、任同起于胞中,并前通任脉,即说明这种关系。对此,滑伯仁曾说:“夫人身之有任、督,犹天地之有子、午,可以分,可以合。分之以见阴阳之不离,合之以见浑沦之无间,一而二,二而一者也”。督脉作为“阳脉之海”和“督领经脉之海”以见其功能之大,从“四海”的划分又归属于“脑为髓海”。

督脉循行路线:

起于肾中

下至胞中

下行络阴器行二阴之间

至尻

贯脊上脑后

交颠

至囟会

入鼻柱

终于人中与任脉交

奇经督脉经别循行路径图

4.2督脉腧穴 4.2.1本经腧穴

督脉腧穴总图

督脉共有28穴(有将印堂归入者计29穴)。分布于人体后正中线,起于长强,止于龈交。据《针灸甲乙经》等载,计有:长强、腰俞、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印堂[8][9](《中国针灸学辞典》、《中国针灸全书》列入督脉)、素髎、水沟、兑端、龈交等[6]。

督脉二十八穴始于尾闾骨端之长强穴,腰俞(功穴)、阳关入命门(功穴),上行悬枢、脊中、至中枢,筋缩、至阳归灵台,神道、身柱(功穴)、陶道开,大椎、哑门连风府,脑户(功穴)、强间、后顶排,百会、前顶通囟会(功穴),上星、神庭、素髎(功穴)对,水沟、兑端在唇上,龈交上齿***间。

奇经督脉经筋图

长强(络,足少阴会),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足太阳会),大椎(手足三阳会),哑门(阳维会),风府(阳维会),脑户(足太阳会),强间,后顶,百会(足太阳会或说足三阳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足太阳,阳明会),素髎,水沟(手、足阳明会),兑端,龈交(一说任脉会)。

4.2.2特定穴 4.2.2.1络穴

长强

4.2.2.2交会穴

会阴(会任脉、冲脉),会阳(会足太阳),风门(会足太阳)。此外,手太阳小肠经之输穴后溪通于督脉。

督脉交会穴表(●本经穴√交会穴)

经名

穴名

督脉

任脉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冲脉

足少阴肾经

足太阳膀胱经

阳维脉

足少阳胆经

手太阳小肠经

承浆

阴交

会阴

横骨

大赫

气穴

四满

中注

肓俞

商曲

石关

阴都

神庭

水沟

百会

脑户

风府

哑门

大椎

陶道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长强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风门

会阳

√(《中国针灸学辞典》)

后溪

4.3督脉经脉病

督脉主要病候为脊柱强痛、角弓反张等症[10]。

督脉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脊柱强直、角弓反张、头重痛、项强、眩晕、癫痫、癃闭、遗溺、痔疾、妇女不孕等。

患督脉疾病者,有下列病候:腰痛、遗精、白带、气喘、癫痫、聋哑、头痛、脊柱强直、角弓反张。

《黄帝内经灵枢·海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实则脊强,虚则头重,高摇之(络脉病)。

《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督脉为病,脊强反折。

《黄帝内经素问·风论》: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头风,风入系头,则为目风、眼寒。

《难经·二十九难》:督之为病,脊强而厥。

《脉经》:腰脊强痛,不得俯仰,大人癫疾,小人风痫疾。

《中医大辞典》:本脉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脊柱强直,角弓反张,头重痛,项强,眩晕,癫痫,癃闭,遗溺,痔疾,妇女不育等。

据以上记载,督脉的病候,主要是关于头脑、五官、脊髓及四肢的见症,如头风、头痛、项强、头重、脑转、耳鸣、眩晕、眼花、嗜睡、癫狂、痫疾、腰脊强痛、俯仰不利、肢体酸软,后人所载还有手足拘挛、震颤、抽搐、麻木及中风不语等。

4.4督脉腧穴主治病证

督脉腧穴主治神志病、热病和腰骶、背、头项局部病证,以及相应的内脏疾病[10]。

督脉腧穴主治骶、背、头项、局部病症及相应的内脏疾病、神志病。有少数腧穴有泻热作用。

督脉腧穴分部主治提要表

穴名

部位

主治

长强*

尾端

便血、痔疾、癫狂痫

腰俞

骶骨

月经不调、腰脊强痛

腰阳关*

腰椎

月经不调、遗精、腰骶痛、下肢痿痹

命门*

腰椎

阳痿、遗精、带下、腰痛、泄泻、月经不调

尾端~14椎:神志病、妇科病、前阴病、肠癌

悬枢

腰椎

泄泻、腰脊强痛

脊中

胸椎

泄泻、黄疸、癫痫

中枢

胸椎

黄疸、呕吐、腰脊强痛

筋缩

胸椎

胃痛、脊强、癫痫

13~9椎:神志病、肠胃病

至阳*

胸椎

黄疸、咳喘、脊强、背痛

灵台

胸椎

咳嗽、气喘、疔疮

神道

胸椎

眩嗽、心悸、健忘

身柱

胸椎

咳嗽、气喘、癫痫、脊强、背痛

陶道

胸椎

头痛,疟疾,热病

大椎*

颈胸椎

咳嗽、气喘、头痛、项强、热病、疟疾、癫痫

7~1椎:神志病、心肺疾患、热病

哑门*

颈椎

暴喑、舌强不语、癫狂痫

风府*

后头

头痛、项强、眩晕、咽喉肿痛、癫狂

项部:神志病、头项病

脑户

后头

头晕、项强、癫痫

强间

后头

头痛、目眩、癫病

后顶

后头

头痛、眩晕、癫狂痫

百会*

头顶

头痛、眩晕、中风、癫狂、脱肛、阴挺

前顶

前头

头痛、鼻渊、癫痫

囟会

前头

头痛、眩晕、鼻渊、癫痫

穴名

部位

主治

上星*

前头

头痛、鼻渊、鼻衄、癫狂

神庭

前头

头痛、眩晕、癫痫

头部:神志病,头面五官病

素髎*

鼻尖

鼻疾患、惊厥、昏迷

水沟*

人中

口眼㖞斜、癫狂痫、小儿惊风、昏迷、腰脊强痛

兑端

上唇

日㖞、齿龈肿痛、癫狂

龈交

齿龈

齿龈肿痛、癫狂

口鼻部:神志病、鼻、口、齿病

5经穴别名·督脉

督脉为经穴别名[3]。见《备急千金要方》。即神庭[3]。

穴位神庭汉语拼音 Shenting罗马拼音 Shenting美国英译名 God's Courtyard各

号中国 GV24日本 24法

国莫兰特氏 VG23富耶氏德国 LG23英国 Gv24美国 Go24

神庭为经穴名(Shéntíng GV24,DU24)[11]。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发际(《本事方》),天庭(《针灸杂志》),督脉(《备急千金要方》)。属督脉[11]。神庭是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督脉的交会穴[11][12]。神即神明,庭即前庭,“脑为元神之府”,神在此指脑,此穴在前额部,如脑室之前庭,故名神庭[11]。神庭穴主要用于头面五官及神志等疾患:如头痛,耳源性眩晕,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泪囊炎,鼻渊,鼻衄,惊悸,失眠,癫痫,精神分裂症,高血压,疟疾,眩晕,耳聋,迎风流泪,目翳,癫狂,痫证,中风,喘渴,烦满,角弓反张,心腹胀满,头晕目眩,鼻鼽,流泪,雀目,吐舌,结膜炎,鼻炎,神经官能症,记忆力减退,精神分裂症等。

5.1神庭穴的别名

发际(《本事方》),天庭(《针灸杂志》),督脉(《备急千金要方》)。

5.2出处

《针灸甲乙经》:神庭,在发际,直鼻,督脉、足太阳、足阳明之会。

5.3穴名解

神即神明,庭即前庭,“脑为元神之府”,神在此指脑,此穴在前额部,如脑室之前庭,故名神庭[11]。

神,指脑之元神。庭,宫庭,庭堂。本穴居头颅之上,脑在其中,而脑为元神之府,为人的精神智能生发之处,故名之。意为此乃脑神所居之高贵处也。道经中有三丹田之说。《中黄经》以脑宫为上丹田,心宫为中丹田,腹胃为下丹田,也称上中下三庭。《黄庭中景经》注:“面有神庭。”《黄庭内景经》注:“神处其中则灵,灵则应,应则保身。”故神庭者脑神之宅,保身之堂也。此穴在前发际正中直上5分处,正当脑海前庭,为神居之所,神识所在,且居面之上部。《续博物志》云:“面者,神之庭也。”《淮南子》云:“神者,智之渊也。”主治烦闷恍惚,癫疾风痫诸疾,《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有:“治癫疾风痫……悸惊不安寐。”因名神庭。[13]

5.4特异性

神庭是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督脉的交会穴[11][12]。

5.5所属部位

前头[14]

5.6神庭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神庭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7]。

神庭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处。正坐仰靠取穴[11]。

神庭穴位于头正中线,入前发际0.5寸(《外台秘要》)[12]。一说:“在发际,直鼻”(《针灸甲乙经》)。

神庭穴在督脉的位置

神庭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神庭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神庭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神庭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5.7神庭穴的取法

正坐或仰靠,在头部中线入前发际0.5寸处取穴。

神庭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处。正坐仰靠取穴[11]。

正坐或仰靠位,于前发际中点直上0.5寸处取穴;若无前发际时,可先取百会,向前4.5寸取穴[15]。

5.8神庭穴穴位解剖

神庭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枕额肌额腹之间、腱膜下疏松组织。布有额神经的滑车上神经和额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5.8.1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枕额肌额腹之间→腱膜下疏松组织[11]。

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额腹[16]。

5.8.2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滑车上神经分布;深层有面神经颞支和眶上动脉分布[16]。

布有额神经分支和额动、静脉分支[12]。

5.9神庭穴的功效与作用

神庭穴具有宁神醒脑、降逆平喘的功效。

神庭穴有清头明目、宁心安神作用[11]。

神庭穴系督脉、胃经和膀胱经之会穴,有清头宁神之功,主治癫狂风痫,惊悸不安[13]。

5.10神庭穴主治病证

神庭穴主要用于头面五官及神志等疾患:如头痛,耳源性眩晕,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泪囊炎,鼻渊,鼻衄,惊悸,失眠,癫痫,精神分裂症,高血压,疟疾,眩晕,耳聋,迎风流泪,目翳,癫狂,痫证,中风,喘渴,烦满,角弓反张,心腹胀满,头晕目眩,鼻鼽,流泪,雀目,吐舌,结膜炎,鼻炎,神经官能症,记忆力减退,精神分裂症等。

神庭穴主要用于头面五官及神志等疾患:如头痛、耳源性眩晕、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泪囊炎、鼻渊、鼻衄、惊悸、失眠、癫痫、精神分裂症及高血压、疟疾等[11]。

神庭穴主治头痛,眩晕,惊悸,失眠,鼻渊,癫痫等[12]。

神庭穴主治头痛,眩晕,鼻渊,鼻衄,耳聋,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目翳;癫狂,痫证,失眠;中风,喘渴烦满,角弓反张,心腹胀满[15]。

神庭穴主治头痛、眩晕、失眠、鼻渊、癫痫[17]。

头晕目眩,鼻渊,鼻鼽,流泪,目赤肿痛,目翳,雀目,吐舌,角弓反张,癫狂,痫症,惊悸,失眠,泪囊炎,结膜炎,鼻炎,神经官能症,记忆力减退,精神分裂症。

5.11刺灸法 5.11.1刺法

一般沿皮刺0.3~0.5寸[11]。

平刺0.3~0.5寸,局部酸胀[15]。

沿皮刺0.5~0.8寸[12]。

平刺0.5~0.8寸[18]

5.11.2灸法

可灸[11][15][18]。

艾条灸5~10分钟[12]。

5.12神庭穴的配伍

神庭穴配列缺治头痛[11]。

神庭穴配上星、睛明、前顶、太阳治目赤肿痛[11]。

神庭穴配三阴交、神门治失眠[11]。

神庭配上星、肝俞、肾俞、百会,有补益肝肾,滋阴明目的作用,主治雀目,目翳。

神庭配攒竹、迎香、风门、合谷、至阴、通谷,有宣肺利窍,疏风清热的作用,主治鼻鼽清涕出。

神庭配兑端、承浆、有醒脑开窍,调阴和阳的作用,主治癫疾呕沫。

神庭配上星、睛明、前顶、太阳,治头痛目疾[15]。

神庭配印堂、神门、内关、三阴交,治失眠[15]。

神庭配本神、百会、后顶、玉枕、天冲、大杼、曲骨、尺泽,治癫疾[15]。

神庭配风池、合谷、太冲,治小儿惊风[15]。

神庭配攒竹、迎香、风门、合谷、至阴、足通谷,治鼻鼽、清涕出[15]。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女性安全期计算器预产期计算器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五行八字成人血压评价体温水平评价糖尿病饮食建议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基础代谢率计算补钠计算器补铁计算器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5.13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督脉、足太阳、阳明之会。

《针灸甲乙经》:头脑中寒,鼻衄,目泣出,神庭主之。痎疟,神庭、百会主之。寒热头痛,喘喝,目不能视,神庭主之。风眩,善呕,烦满,神庭主之。癫疾呕沫,神庭及兑端、承浆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癫疾风痫,戴目上不识人,头风目眩,鼻出清涕不止,目泪出,惊悸不得安寝。

《针灸大成》:主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角弓反张,吐舌,癫疾,风痫,目上视不识人,头风目眩,鼻出清涕不止,目泪出,惊悸不得安寝,呕吐烦满,寒热头痛,喘渴。

《普济》:歧伯曰:凡欲疗风,勿令灸多,缘风性轻,多则伤,宜灸七壮至二十壮;禁针,针即发狂。

《类经图翼》:灸三壮,禁刺,刺之令人癫狂目失明。

5.14神庭穴研究进展 5.14.1对中风患者微循环及痛阈的影响

针刺、艾灸神庭观察,发现针灸后患者的微循环障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痛阈也有不同程度提高。针、灸两组相比,血流速度、痛阈均无显著差异,证明针、灸均能使中风患者的微循环改善,并在病理条件下调节患侧肢体的感觉系统。

6经外奇穴名·督脉

督脉为经外奇穴名[3]。出《备急千金要方》。

6.1督脉穴的定位

经外奇穴督脉位于前发际中点入发际0.2寸处[3]。

6.2督脉穴主治病证

经外奇穴督脉主治卒癫、小儿暴痫、小儿身强、角弓反张等[3]。

6.3刺灸法

好了,关于督脉简介和督脉八字按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经络按摩 配动画 通则不痛,超级实用
icon

OKX欧易APP,比特币,以太坊交易所

全球顶尖交易所,注册即领最高¥1000元数字盲盒

APP下载   官网注册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