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精选资讯 > 文章页面

生辰八字和时间怎么相连

okx

币安 Binance,注册即可获得100 USDT的交易费用返还

全球交易量最高的加密资产交易平台,买比特币就上币安!

APP下载   官网注册
什么是生辰八字 如何看自己的生辰八字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生辰八字和时间怎么相连和时间固定的八字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生辰八字和时间怎么相连以及时间固定的八字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生辰八字和时间怎么相连请问生辰八字中时辰怎么推算生辰八字和时间怎么相连

大哥,问题太高深了。从已知年份计算干支纪年很简单:年份数减3,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12的余数是地

易经中生辰八字的秘密,看完自己也是个半仙儿

支。

从已知日期计算干支纪日的公式和蔡勒公式很相像,如下:

g= 4C+ [C/4]+ 5y+ [y/4]+ [3*(M+1)/ 5]+ d- 3

z= 8C+ [C/4]+ 5y+ [y/4]+ [3*(M+1)/ 5]+ d+ 7+ i(奇数月i=0,偶数月i=6)

其中C是世纪数减一,y是年份后两位,M是月份,d是日数。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

14月来算。g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z除以10的余数是地支。

巧妙运用和干支有关的几个计算公式,还可以在没有万年历的情况下推算出古书里的干

支纪日对应的公历日期。

------------------------------------------------------------------------------

干支纪日,从夏朝就开始使用了。根据对中国古代历史典籍《春秋》中记载的日食的

研究,我国的干支纪日,从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日(公元前720年2月10日)开始,一直到

今天,都未曾间断。干支纪年的出现则略晚一些,直到东汉元和二年(公元85年)政府才

下令在全国实行,至今也未曾间断。因此,凡是需要接触中国历史的人,总不免要遇到查

某一年的干支或某一日的干支,以及由年干支和日干支推算是哪一年或哪一日的问题。通

常,这类转换靠查历书都可以解决。但既然干支也是一个循环系统,自然也就有从年份和

日期求干支的公式。

在介绍求年干支和日干支的公式前,先把干支的特点介绍一下。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

组合。天干有十个,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即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和地支从“甲子”开始,按顺

序逐一相配,各用到最后一个时,再从第一个开始继续相配,就形成了六十个干支,也称

“六十花甲子”。为什么是六十个干支呢?这个从数学上很容易回答。根据干支的构成条

件,其循环周期必然是天干数和地干数的最小公倍数。而60正是10和12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我们把“甲子”编为1号,“乙丑”编为2号,这样编下去,就可以得到一个干支

和序号的对照表,如下:

1.甲子 2.乙丑 3.丙寅 4.丁卯 5.戊辰 6.己巳 7.庚午 8.辛未

9.壬申 10.癸酉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壬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细心观察这张表,不难发现,由序号得到对应干支是很容易的,序号除以10的余数就

是天干的序数(如果余数是0,则为最后一个天干癸),序号除以12的余数就是地支的序

数(如果余数是0,则为最后一个地支亥)。比如37号干支,因为37 mod 10=7(mod表示

取余数),对应的天干是庚,37 mod 12=1,对应的地支是子,所以37号干支就是庚子。

显然,一个整数除以10的余数就是它的个位数,这就使求天干更方便了。

而由干支推它的序号,也不困难。这其实就是一个同余方程组的求解问题,我们用初

等数论中的中国剩余定理就可以解决。比如要算戊午的序号是多少,根据上面由序号得到

对应干支的原理,很容易得到如下方程组:

{ x mod 10= 5

{ x mod 12= 7.

其中x是待求的干支序号。根据中国剩余定理,有:

x≡ 6* 5- 5* 7(mod 60)= 55,

即戊午的序号是55.这和上面的对照表的是一致的。一般地,若天干的序号为m,地支的

序号为n,则干支的序号为:

x≡ 6m- 5n(mod 60)(1)

简单点说,如果6m-5n的结果是正数,这个数就是干支的序号;如果是负数,把它加上60

就是干支的序号。

了解了干支及其序号的相互推算,下面我们先来介绍年干支的求算。需要说明的是,

干支纪年纪的是农历年,而不是公历年。但因为农历年的岁首和公历年的岁首相隔较近,

使农历年总是和某一公历年的大部分重合,因此,通常也用公历年的年份表示和它大部分

重合的农历年。这样我们就很容易给出农历年的干支序号为:

x=(Y-3) mod 60,(2)

其中Y是年份。得到了干支序号x,就可以求出相应的干支来。比如2004年的干支序号:

x=(2004-3) mod 60= 2001 mod 60= 21,

21 mod 10=1,天干为甲,21 mod 12=9,地支为申,因此,2004年是甲申年。

细心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其实用Y-3直接除以10,就可以得到天干,用Y-3直接除以

12,就可以得到地支。这是因为

x=(Y-3) mod 60

等价于

Y-3= 60* n+ x,

其中n是Y-3除以60的商数。等式两边同时除以10,余数也必然相等。而右边第一项是60的

倍数,自然也是10的倍数,能够被10整数,于是Y-3除以10的余数就必然等于x除以10的余

数。

因此,其实我们完全用不着先求干支的序号,而可以分别求天干和地支,合起来就是干

支,这样就减少了一步运算。而对于年份的天干,同样只须看末尾一位。末尾为4的年份

的天干总是甲,末尾为5的年份的天干总是乙……依次类推。

再来看日干支的求算。我们可以仿照星期的求算,得到一个比较直观的计算日干支的

公式如下:

G=(Y-1)*5+ [(Y-1)/4]- [(Y-1)/100]+ [(Y-1)/400]+ D+ 15,(3)

其中Y是年份,D是累积天数,[...]表示取商数,也就是只取计算结果的整数部分。把G除

以60,余数就是干支的序号。或者把G除以10或12,可以直接得到日天干和日地支。不

过,和形式相似的求星期的公式一样,这个公式还不够简炼,特别是第一项(Y-1)*5,在

Y为四位数年份时,计算出来的结果是一个较大的四位数或五位数,口算很不方便。

我们用推导蔡勒公式的办法,可以改进这个公式。先来看和年份有关的部分的改进。

我们知道,按公历的置闰规则,一个世纪的总天数可能是36524天,或36525天。如果这个

世纪中末尾为00的年份是闰年,这个世纪就只有36525天;否则就只有36524天。我们不妨

称有36524天的世纪为“平世纪”,有36525天的世纪为“闰世纪”。对于平世纪,因为

36524 mod 60= 44,

所以,每过一个平世纪,同一天的干支就向后推进44个序号。同样,每过一个闰世纪,同

一天的干支就向后推进45个序号。这就使我们很容易得到一个计算每个世纪第一年(年份

末尾为01)3月1日的公式:

G= 44C+ [C/4]+ 15,(4)

其中C是世纪数减一。

而计算任一年3月1日的干支的公式也可以很快得到:

G= 44C+ [C/4]+ 5(y-1)+ [y/4]+ 15,

G= 44C+ [C/4]+ 5y+ [y/4]+ 10,(5)

其中y是年份后两位数字。

下面我们再列出每月天数:

月份1月2月 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

天数31 28(29)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减30后的

剩余天数 1-2(-1) 1 0 1 0 1 1 0 1 0 1

如果把1月和2月看成是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同样可以得到下面的式子:

D’≡ [3*(M+1)/ 5]+ d- 2(mod 10)(6)

D’≡ [3*(M+1)/ 5]+ d- 2+ i(mod 12)(奇数月i=0,偶数月i=6),(7)

其中,D’是从3月1日开始算起的累积天数,M是月份,d是日数。把(6)(7)两式和(5)式合

起来,再进行适当的化简,就得到了计算公历任意一天的天干和地支的公式:

g= 4C+ [C/4]+ 5y+ [y/4]+ [3*(M+1)/ 5]+ d- 3;(8)

z= 8C+ [C/4]+ 5y+ [y/4]+ [3*(M+1)/ 5]+ d+ 7+ i(奇数月i=0,偶数月i=6)

(9)

如果先求得了g,那么

z= g+ 4C+ 10+ i(奇数月i=0,偶数月i=6).(10)

g的个位数就是天干序号,z除以12的余数就是地支序号。这里需要再次强调:1月和2月是

当做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来算的,因此C和y也要按上一年的年份来取值。

我们可以把(8)(9)两式和蔡勒公式对比一下:

W=-2C+ [C/4]+ y+ [y/4]+ [13*(M+1)/ 5]+ d- 1,

可以看出它们的形式非常相似,区别仅仅是几个常数的不同。

尽管现在中国已经不用干支纪日了,但有时还是需要计算日干支的。比如,历法有所

谓“三伏”和“入梅”“出梅”,都和日干支有关。三伏包括初伏、中伏和末伏,是指夏

天最热的一段时间,入梅和出梅是指江南一带梅雨季节的开始和结束,本来是和气候有关

的用语。但因为古代没有准确的天气预报,无法准确预测三伏和入出梅的时间,所以就在

历书上硬性规定几个日子作为三伏开始和入出梅的日子,这样确定一个大致的日期以备参

考。现在虽然有了比较准确的天气预报,但三伏和入出梅作为一种传统历法,仍然流传下

来。

历法规定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开始,共十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开始,十天

或二十天;立秋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开始,共十天。中伏的长度之所以不固定,是因

为夏至、立秋的日期和庚日的日期是逐年浮动的,立秋之后的第一个庚日可能是夏至之后

的第五个庚日,也可能是第六个庚日。如果是前者,中伏就只有十天;如果是后者,中伏

就长达二十天。注意如果夏至当天是庚日,夏至之后第一个庚日是指夏至之后第十天,而

不是夏至当天,这时初伏第一天就是夏至之后第三十天。同样,如果立秋当天是庚日,末

伏第一天就是立秋之后第十天,而不是立秋当天。入梅则是指芒种之后的第一个丙日,出

梅是指小暑之后的第一个未日,也有同样的规定。

知道了这些,我们可以算一下2004年的初伏、中伏和末伏都是什么日子。这需要先知

道夏至和立秋的日子。如果知道夏至是6月21日,立秋是8月7日,那么运用公式(8),夏至

这天的g为:

g= 4* 20+ [20/4]+ 5*4+ [4/4]+ [3*(6+1)/ 5]+ 21- 3

= 80+ 5+ 20+ 1+ 4+ 21- 3

= 128,

个位数是8,天干是辛。夏至之后第三个庚日就是夏至之后第29天,也就是7月20日,这天

也就是初伏第一天。中伏第一天则是7月30日。同样可算出立秋这天的g为:

g= 4* 20+ [20/4]+ 5*4+ [4/4]+ [3*(8+1)/ 5]+ 7- 3

= 80+ 5+ 20+ 1+ 5+ 7- 3

= 115,

是个戊日。立秋之后第一个庚日就是立秋之后第2天,也即8月9日,这天就是末伏第一

天。由此也可知,2004年的中伏只有十天。同样可以由芒种和小暑两节气的日期,算出

2004年的入梅日和出梅日分别是6月6日和7月15日。

反过来,知道了年干支和日干支,求相应的年份和日期就相对麻烦一点了。因为干

支是循环使用的,所以必须先知道欲求对应年份和日期的干支是属于哪一次循环。比如

我们预先用公式(2)算出来1864、1924、1984年都是甲子年,如果要知道戊戌变法是哪

一年,首先要确定它是十九世纪末的事情,也即是属于1864年开始的这一个循环里。那

么,我们用公式(1)可以算出来戊戌的序号是35,于是戊戌年就是(1864-1)+35=1898年。

之所以要先减一,是因为甲子的序号为1,需要把这个序号先减去。

至于日干支,因为古书里的日干支总是和年、月配合使用的,所以不难确定它属于

哪个循环。比如《明史·庄烈帝本纪》记载明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的日子是崇祯

十六年三月丁未。崇祯十六年就是公元1644年。三月虽然是农历的三月,但我们知道农

历的日期在公历里虽然是浮动的,但也不出一定的范围,比如农历三月初一,总是在

公历3月22日到4月19日之间浮动。因此,先来算1644年3月22日的干支。我们有:

g= 4* 16+ [16/4]+ 5* 44+ [44/4]+ [3*(3+1)/ 5]+ 22- 3

= 64+ 4+ 220+ 11+ 2+ 22- 3

= 320,

个位数是0,

z= g+ 4C+ 10

= 320+ 64+ 10

= 394,

除以12余10,所以这一天的干支是癸酉,其序号为6*0-5*10+60=10。而丁未的序号是

6*4-5*8+60=44,在癸未之后34天,因此三月丁未肯定是3月22日之后34天,即4月25

日。这就是说,崇祯自缢的日子是1644年4月25日,这和查万年历的结果是一致的。中国古人采用干支纪年法,直到现在,我们还经常提到某某年的天干地支是什么,比如今年是戊子年,去年是丁亥年,其中子和亥分别表示了这两年的属相鼠和猪。因此很少有人不知道天干地支是什么,但很少有人了解干支与阴阳五行之间的密切联系。实际上,每个天干每个地支都有它自己的阴阳五行属性。正因为干支自己具有独特的五行属性,人们用干支表示的生辰八字才得以跟五行联系起来,由命理学者根据五行生克来推理出人的命运。既然讲命理,那我们就从最基础的东西讲起,先来认识一下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干支,顾名思义,是主干和枝丫的意思。有干有支,这才是一棵完整的树,因此天干在上地支在下,这样组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古人最初对天干地支的命名确实有这层含义,但是在八字命理学中,地支倒更像是植物在地下生长的根须。为了方便进行下一步学习,大家不妨这样理解,天干地支的组合就像一棵树,天干是树木在地面之上的枝干部分,而地支则是树木在地下蜿蜒生长的根部。这样的比喻,在命理学上是有其重要意义的,大家会慢慢体会得到。干支诞生的年代已经相当久远了,具体不详,但可以确定,在商之前一定已经存在了,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商朝的帝王们都喜欢取一些与干支有关的名字,比如太甲,天乙等等。一年十二个月,恰好有十二地支,由此我们容易想到,古人最初是用地支来记月的,但是后来就开始用天干地支组合起来的六十甲子记年、月、日、时,也就有了完整的干支纪年法。年月日时各取一天干一地支也就有了我们平时所说的“生辰八字”。天干是十个,五行是五个,但金木水火土又分阴阳,于是二五一十,正好配上了十天干。比如甲是阳木,乙是阴木,丙是阳火,丁是阴火。具体有歌诀写道:“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十天干在单数位次上的属性为阳,在双数位次上的属性为阴,一阴一阳相互交替,邻接的天干又是五行属性上相生的关系。比如甲乙木生丙丁火,丙丁火生戊己土,等等。这样一来,十天干的五行属性甚至方位含义都一目了然,非常简单明了。但是十二地支就远比天干要复杂。我们知道,地面之上的东西都清晰明白,很容易看得一清二楚,地面之下的东西却隐藏得很深入,根须嘛,容易交错纠缠难以分辨,这样,地支的属性也就随之变得复杂难辨起来。我们把十二地支分成三组,每四个为一组,分别是四旺,四生,四库。四旺,这是最简单的一组,它们是子、午、卯、酉,它们的五行属性十分“单纯”,即,子是阴水,午是阴火,卯是阴木,酉是阴金。由于在十天干中癸表示阴水,所以我们又说,子中藏癸,同样的,我们说午中藏丁,卯中藏乙,酉中藏辛。这个“藏”字,多少有些蕴藏储备的含义,地支在地下嘛,自然是藏起来的部分。换一个角度,我们也可以认为子是癸水的根,午是丁火的根,卯是乙木的根,而酉是辛金的根。地支,本来就是天干遗留在地下的根须,只不过子午卯酉这四条根并未经过纠缠,十分单纯而容易分辨。四生,这一组也相对简单,分别是寅、巳、申、亥。寅,这条根是由三段根须缠起来的,它们分别是阳木,阳火和阳土,也就是甲丙戊,其中甲木的根要粗一些,我们称甲木是寅的地支本气;巳,也是由三条根缠起来的,分别是阳火,阳土和阳金,也就是丙戊庚,其中丙火是巳的地支本气;申,同样是三条根互相缠绕而成,分别是阳土,阳金和阳水,也就是戊庚壬,其中庚金是申的地支本气;亥,这个比较个别,是两条根缠绕起来的,它们是阳水和阳木,也即壬甲,其中壬水是亥的地支本气。我们容易发现两条规律:第一,这组地支的藏干全是阳性的。没错,甲丙戊庚壬正好全是阳性五行,并且计算起来,除了戊土出现过三次之外,其余的都出现过两次。第二,这四个地支的本气分别是木火金水,唯独没有土。没错,以上两点都充分说明,土是一个特殊的五行。为什么特殊呢?我们来看四库。除去上面谈到的四旺四生,十二地支就只剩下辰戌丑未四个,这就是我们要说的四库。这四个地支,本气全是土,其中辰戌本气是阳土,丑未本气是阴土。土的基本特性是藏纳、承载和包容,因此我们有了四库的叫法。而这四个库,也正好是五行中其它四位的库,辰为水库,戌为火库,丑为金库,未为木库。库,也叫墓,是五行藏匿安息的所在。既然是水库,那辰中一定有水,但入墓安息的水显然是阴性的,因此,辰中有癸水。同理,火库戌中有阴火丁,金库丑中有阴金辛,木库未中有阴木乙。水生木,水库中往往会滋生出一些草木的根芽,因此辰中又有木,同样是藏匿墓库之中,自然是阴木乙了。木生火,木库中常常迸出零星的火花,因此未中又有阴火丁。金生水,金库丑中便也有阴水癸。唯一不同的是火库戌,火本来生土,但戌的本气就是土,因此土气越发壮大,最后便由土气生出了阴金辛。综上可知,四库全部包含三个五行,辰中乙戊癸,戌中辛戊丁,丑中癸己辛,未中乙己丁。 OK,到这里,天干地支与阴阳五行的关系便基本讲明白了,不明白的朋友还可以继续提问,我会给大家补充解答。感兴趣的朋友请继续关注下一篇,:)。另附:天干地支的原始意义 1.天干(甲)象草林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又有认为,甲者铠甲也,把万物冲破其甲而突出了。(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伸长。乙者轧也。(丙)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然著见而明。(丁)壮也,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戊)茂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己)起也,纪也,万物仰屈而起,有形可纪。(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又有认为,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明芽。 2.地支(子)孽也,草木生子,吸土中水分而出,为一阳萌的开始。(丑)纽也,草木在土中出芽,屈曲着将要冒出地面。(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着春阳从地面伸展。(卯)茂也,日照东方,万物滋茂。(辰)震也,伸也,万物震起而生,阳气生发已经过半。(巳)起也,万物盛长而起,阴气消尽,纯阳无阴。(午)仵也,万物丰满长大,阳起充盛,阴起开始萌生。(未)味也,果实成熟而有滋味。(申)身也,物体都已长成。(酉)老也,犹也,万物到这时都犹缩收敛。(戌)灭也,草木凋零,生气灭绝。(亥)劾也,阴气劾杀万物,到此已达极点。

请问生辰八字中时辰怎么推算

天干地支有60种组合,对应60个时辰,也就是5天。利用天干地支纪时,60时辰合5日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

子时23时—1时:第一日甲子时;第二日丙子时;第三日戊子时;第四日庚子时;第五日壬子时。

丑时1时—3时:第一日乙丑时;第二日丁丑时;第三日己丑时;第四日辛丑时;第五日癸丑时。

寅时3时—5时:第一日丙寅时;第二日戊寅时;第三日庚寅时;第四日壬寅时;第五日甲寅时。

卯时5时—7时:第一日丁卯时;第二日己卯时;第三日辛卯时;第四日癸卯时;第五日乙卯时。

辰时7时—9时:第一日戊辰时;第二日庚辰时;第三日壬辰时;第四日甲辰时;第五日丙辰时。

巳时9时—11时:第一日己巳时;第二日辛巳时;第三日癸巳时;第四日乙巳时;第五日丁巳时。

午时11时—13时:第一日庚午时;第二日壬午时;第三日甲午时;第四日丙午时;第五日戊午时。

未时13时—15时:第一日辛未时;第二日癸未时;第三日乙未时;第四日丁未时;第五日己未时。

申时15时—17时:第一日壬申时;第二日甲申时;第三日丙申时;第四日戊申时;第五日庚申时。

酉时17时—19时:第一日癸酉时;第二日乙酉时;第三日丁酉时;第四日己酉时;第五日辛酉时。

戌时19时—21时:第一日甲戌时;第二日丙戌时;第三日戊戌时;第四日庚戌时;第五日壬戌时。

亥时21时—23时:第一日乙亥时;第二日丁亥时;第三日己亥时;第四日辛亥时;第五日癸亥时。

扩展资料:

古代还总结出了一首时辰养生歌,如下:

寅时天亮便起身,喝杯开水楼下行;

定时如厕轻如许,卯时晨练最宜人;

辰时看书戏幼孙,巳时入厨当灶君;

午时进餐酒少饮,未时午休要抓紧;

申时读报写诗文,酉时户外看流云;

戌时央视新闻到,闭目聆听好养神;

亥时过半快洗漱,子时梦中入画屏;

丑时小解一时醒,轻摩“三丹”气血盈;

脉络通畅心如水,一觉睡到金鸡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辰八字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生辰八字和时间怎么相连和时间固定的八字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常听说 生辰八字 ,你知道你的生辰是哪八个字吗
icon

OKX欧易APP,比特币,以太坊交易所

全球顶尖交易所,注册即领最高¥1000元数字盲盒

APP下载   官网注册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